健康養身★​美麗殺手蟹足腫 預防勝於治療

​美麗殺手蟹足腫 預防勝於治療

(醫美時尚2月號)人體傷口在癒合時,都必須經過止血、發炎、增生、表皮形成及組織重組等過程,若照護得當,便能避免感染和傷害擴大。然而在過程中,皮膚纖維母細胞必須製造膠原蛋白來修復傷口,一旦纖維母細胞過度活躍增生,便可能形成「肥厚性疤痕」或「蟹足腫」,不僅影響外觀,更有可能使患部不適。
「蟹足腫」和「肥厚性疤痕」的不同
曾世鳴醫師表示,「蟹足腫」的生成從嬰兒到老年人都可能發生,好發年齡為10至30歲,有色人種較容易產生,其成因一般認為和基因、受傷部位與受傷方式有關。「蟹足腫」通常都是在外傷發生後數月甚至更久後才會逐漸產生,因此許多患者通常都是第一次生成時,才發現自己有這樣的體質,但也未必每一次外傷都會造成「蟹足腫」,只是發生機率較高。
「蟹足腫」的治療方式
針對已有「蟹足腫」的患者,王修含醫師建議可先以「類固醇注射」和「冷凍治療」為優先考量,由於這兩種方式皆為健保給付項目,是最為經濟實惠的選擇。「類固醇注射」是以針頭將少量類固醇注入患部,可抑制發炎反應與細胞間的信息傳遞,並造成血管收縮,減少疤痕組織的血氧供應,並抑制纖維母細胞增生,減緩新生膠原蛋白的速度,但若長期或過量注射,可能產生皮膚色素變化、皮膚萎縮、微血管增生等副作用,類固醇注射的劑量和次數均依患部大小和深度而定。
「冷凍治療」則是以零下196度C的極低溫液態氮接觸在患部上數秒,使病灶微循環缺血性壞死而萎縮脫落,除了這兩項療程外,亦可視情況搭配複合式療程達到更好的效果,包含自費的「脈衝光」或「染料雷射」施打,選擇性破壞供應「蟹足腫」的血管,減少組織的血氧供應,使「蟹足腫」萎縮並抑制其增生,同時改善泛紅的外觀;或透過「肉毒桿菌素」來減少病灶張力、抑制纖維母細胞增生,進一步促進細胞凋亡,來達到改善「蟹足腫」的目的。
曾世鳴醫師強調,適當的輔具敷料對改善「蟹足腫」頗有療效,包含以壓力輔具(如壓力衣或束帶)進行壓力治療,針對疤痕加壓、使組織缺氧,都能達到有效的預防與治療;或是自行敷貼矽膠貼片、塗抹矽膠凝膠亦可,其中矽膠貼片可提供皮膚適當張力,其效果略勝於矽膠凝膠,且能夠重複清洗使用更是一大優勢。

有效擊退「蟹足腫」
若患者本身已有「蟹足腫」體質,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事情呢?王修含醫師表示,除了蚊蟲咬傷、長痘痘或重大疾病的手術治療可能無法避免,首要任務仍是「預防重於治療」,避免受傷而造成任何傷口才是最重要的關鍵;若接受手術或意外受了傷,則要特別留意照護傷口,聽從醫師的建議和指示進行合適療程,避免傷口感染;若「蟹足腫」已經造成,應與皮膚專科醫師做良好的溝通,並耐心地接受長期適當的治療,細心呵護患部、避免傷口形成,才是最好的辦法。
採訪撰文/Miki.本文感謝王修含醫師、曾世鳴醫師 提供專業諮詢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6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吃水果真是人生一大享受 早晚天氣有溫差讓不少敏感性皮膚的人,因溫度和溼度的轉變,皮膚出現紅腫、乾癢及脫屑情形。季節轉變期間,應多注意保溼和防曬,洗澡不要洗太熱。 >>仙人掌果醬【養顏美容聖品】   每當秋初或秋末冬初的時候,最容易讓敏感性的皮膚出問題,包括紅腫、癢、過敏、蕁麻疹或異位性皮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一名年約30歲孕婦,懷孕中期便經常出現小腿抽筋的問題,半夜睡到一半,一翻身,小腿就開始抽筋,常痛到睡不著,導致第二天精神不濟,嚴重影響上班表現及造成情緒起伏,讓她困擾不已。 孕婦鈣質攝取不足 很容易抽筋 婦產科醫師潘俊亨對此表示,孕婦一旦鈣質攝取不足,小腿很容易抽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晨霈報導) 飼主寵物親密關係加深 慎防「病態性哀慟」引發心理危機 根據行政院農委會2015年最新統計,全台家犬貓數量高達230萬隻,也就是平均每10個台灣民眾,就擁有一隻愛犬或愛貓。一般民眾會因寵物的可愛、具療癒效果而飼養、陪伴,但比較少關注寵物死亡對飼主可能引發的悲傷哀慟反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想要精準治療肺阻塞(COPD),需要使用侵入性的支氣管鏡,但可能增加病患過敏、休克、感染風險;北榮利用「引痰檢驗」,病患只需吸入食鹽水引痰、不施行支氣管切片,即可分析呼吸道發炎狀況,讓用藥治療更精準。 引痰檢驗 精準用藥治療肺阻塞 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臨床呼吸生理科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