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一定要知道!各種癌症的早期信號,很多人都是因為發現太晚!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治愈率,這對於癌症來說也同樣適用。特別是對於腫瘤高發區的人們來說,只要重視癌症的早期症狀和體徵,及時進行檢查,或定期進行普查,大部分癌症可以做到早期發現。

1食管癌的信號:

吞嚥食物時有哽噎感、疼痛、胸骨後悶脹不適、食管內有異物感或上腹部疼痛。

一定要知道!各種癌症的早期信號,很多人都是因為發現太晚!

圖片來源

2胃癌的信號:

上腹部疼痛,俗稱心口疼。早期胃癌患者往往平時一向很好,逐漸發現胃部(相當於上腹部)不適或有疼痛,服止痛、止酸藥物不能緩解,持續消化不好。

一定要知道!各種癌症的早期信號,很多人都是因為發現太晚!

圖片來源

3肺癌信號:

刺激性咳嗽,且久咳不愈或血痰肺癌多生長在支氣管壁,由於癌細胞的生長,破壞了正常組織結構,強烈刺激支氣管,引起咳嗽。經抗生素、止咳藥不能很好緩解,且逐漸加重,偶有血痰和胸痛發生。

一定要知道!各種癌症的早期信號,很多人都是因為發現太晚!

圖片來源

4乳腺癌信號:

正常女性乳房,質柔軟,如果非經期觸摸到乳房腫塊,且年齡是40歲以上的女性,應考慮有乳腺癌的可能。

一定要知道!各種癌症的早期信號,很多人都是因為發現太晚!

圖片來源

5宮頸癌信號:

正常婦女的月經每月一次,平時不會出現陰道出血。如在性交後出血,可能是患宮頸癌的信號。性交後出血一般量不多,如果陰道異常出血可能發現早期宮頸癌。

6鼻咽癌信號:

鼻涕帶血主要表現為鼻涕中帶有少量血絲,特別是晨起鼻涕帶血,也可伴有鼻塞,耳鳴、頭痛特別是一側性偏頭痛等。

7直腸癌信號:

腹痛、下墜、便血凡是30歲以上的人出現腹部不適、隱痛、腹脹,大便習慣發生改變,有下墜感且大便帶血,繼而出現貧血、乏力、腹部摸到腫塊,應考慮大腸癌的可能。其中沿腸部位呈局限性、間歇性隱痛是大腸癌的第一個報警信號。

一定要知道!各種癌症的早期信號,很多人都是因為發現太晚!

圖片來源

8肝癌信號:

右肋下痛右肋下痛常被稱為肝區痛,此部位痛常見於肝炎、膽囊炎、肝硬化、肝癌等。肝癌起病隱匿,發展迅速,有些患者右肋下痛痛持續幾個月後才被確診為肝癌。

一定要知道!各種癌症的早期信號,很多人都是因為發現太晚!

圖片來源

9顱內腫瘤信號:

頭痛、嘔吐頭痛等多發生在早晨或晚上,常以前額、後枕部及兩側明顯。嘔吐與進食無關,往往隨頭痛的加劇而出現。頭痛、嘔吐是腦瘤的常見臨床症狀,應視為顱內腫瘤危險信號。

一定要知道!各種癌症的早期信號,很多人都是因為發現太晚!

圖片來源

10其他癌症信號:

長期不明原因的發熱造血系統的癌症,如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等,常有發熱現象。惡性淋巴瘤臨床表現為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在淋巴結腫大的同時,病人可出現發熱、消瘦、貧血等症狀。因此,長期原因不明的發熱應疑是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的信號。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公布COVID-19疫苗擴大施打對象,開放所有具執業登記醫事人員、醫療院所非醫事人員皆可以以施打,高雄市醫師公會8位幹部於4月9日至高雄市立民生醫院挽袖帶頭接種,並表示對AZ疫苗安全性有信心,呼籲醫護人員放心並踴躍接種,以避免因感染新冠肺炎成為傳染...

閱讀詳情 »

【記者 王一萱/竹市 報導】AZ疫苗今擴大接種,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工作者等對象皆可接種COVID-19疫苗。林智堅市長帶著部分第一線市府人員到新竹馬偕醫院接種疫苗。他表示,「沒有什麼疼痛感」,也呼籲防疫須團結,盼符合資格疫苗民眾都能接種,共同構築防護網,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林智堅...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新竹縣政府衛生局、社會處與新竹縣西醫師公會共同辦理衛生福利部「減少機構住民至醫療機構就醫方案」,減少長期照護機構住民機構住民至醫療機構外出就醫使住民及陪同就醫者暴露於疫情感染、交通與跌倒等意外高風險事件發生,新竹縣共計36家長期照護機構加入方案,以提升住民照護品質。 該...

閱讀詳情 »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市報導】AZ疫苗今擴大接種,中央及地方政府防疫人員及高接觸風險工作者等對象皆可接種COVID-19疫苗。林智堅市長帶著部分第一線市府人員到新竹馬偕醫院接種疫苗。他表示,「沒有什麼疼痛感」,也呼籲防疫須團結,盼符合資格疫苗民眾都能接種,共同構築防護網,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 市長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