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不只鹽 高血壓的元凶竟然是糖!~真的顛覆觀點呃~

不只鹽 高血壓的元凶竟然是糖 ~真的顛覆觀點呃~

!高血壓元凶竟是「糖」不只是「鹽」!據美國《美國心臟病學》研究指出,高糖分影響腦部,導致心跳加速,血壓上升。事實高糖食物增加齲齒、肥胖、心臟病、糖尿病風險。為健康著想,醫師建議宜減少吃「糖」。美國「MSN」也彙整醫師與營養師的5個控糖建議,做為健康食療參考。

 

1.了解糖的別名

除常見的砂糖外,市售上的甜味劑也包括高果糖玉米糖漿、甘蔗糖漿、糖蜜、轉化糖、蔗糖、糙米糖漿。營養師建議,消費者購買時應認真閱讀食品標籤,若配料表包含34種或更多上述甜味劑,意味著該食品可能太「甜」了。

 

2.購買無糖食品:

無糖食品的標籤上會註明「無糖」或「不加糖」。常見的食物和佐料如麵包、奶油、果醬、麥片、水果罐頭等都有無糖版本。為了自己健康,建議選用。

 

3.給食物加點香料:

怕有些人不習慣無糖食品,營養師建議不妨可給食物一些香料。如給原味咖啡加點香草粉、給原味燕麥粥加點肉桂、荳蔻等香料來調味。這樣不僅能豐富口感,也有助健康。據《藥用食物》研究表明,香料可自然調節血糖水平,有助控制食慾,能避免吃得太多。

 

4.戒喝含糖飲料:

無論汽水,還是能量飲料、冰茶、果汁(純果汁除外)都會加些糖來增加美味。然研究指出,瓶裝冰茶的糖含量超過9茶匙/瓶,能量飲料幾乎7茶匙/罐,果汁(純果汁除外)也含有每瓶十幾小匙的糖分;另有些飲料雖標榜無糖,但實際內容卻是阿斯巴甜劑,不僅咖啡因高,也恐會越喝越肥。

 

5.不要試圖馬上戒糖:

戒糖如同戒菸,需循序漸進,否則易反彈反吃進更多醣。營養師建議,如你平時喝咖啡習慣加2包糖,改成加1包,第二周只加半包,第三周改成不加糖加牛奶,慢慢習慣喝原味咖啡。

 

除以上5招控糖小秘訣外,想要健康身體,還需要從自身做起,規律飲食習慣與運動、定期做健康檢查,也要適時抒解壓力加上笑口常開,為自己未來累積健康資本。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臺北醫學大學創校六十二年,共計四萬五千多名校友投入醫學、藥學、公衛、生技等領域,表現優異,除了為台灣醫界奠定深厚的研究及臨床根基,校友們深入台灣基層,齊心守護著國人健康。  臺北醫學大學校友總會於中華民國一一一年三月二十日舉辦第十二屆理事長交接典禮,新任理事長李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愛美是人的天性,近幾年全球醫美風氣大開,「醫學美容」已成為最具潛力的趨勢產業。其中,非侵入式且不影響工作及生活的「輕醫美」,不僅協助節省民眾接受療程的時間,還能幫助民眾「低調」變美,再加上近來新冠肺炎疫情趨緩,逐漸放寬戴口罩規定,雙下巴、鬆弛等「礙美」問題頓時像是少了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蘊晨報導】Lydia是個雙寶媽,兩胎都自然產的她,因生產時歷經較長的產程,生完第二胎就明顯感覺陰道鬆弛,只要咳嗽或大笑還會有漏尿的困擾。這些困擾一直持續到二寶要上小學,甚至頻尿問題還變嚴重,與先生的閨房之樂也越發不順利。 高雄泌尿科診所張美玉醫師表示,各年齡層其實都有可能發生「頻...

閱讀詳情 »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疫情稍緩學童返校視力健檢,許多家長都收到了「視力不良通知單」,憂心忡忡地帶孩子到診所檢查。台灣學童近視率居高不下,小六學童近視率高達7成,疫情不但改變了生活習慣,也加速了「線上教學」的發展,學童觀看螢幕時間拉長,近視度數不斷攀升。新莊知名眼科麥珮怡醫師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