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風復健取巧 小心反使肌肉退化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中風後復健對於日後行動能力的恢復非常動要,而且應把握中風後三個月黃金期,積極進行;不過,臨床上竟有1名70多歲老太太,因中風緣故,導致單腳肌肉無力,雖經復健長達3個月,已能藉由拐杖行走,但卻因取巧,利用膝蓋打直的省力方式走路,導致磨壞膝關節,肌肉再度退化。

大林慈濟醫院物理治療師吳宜瑾指出,膝蓋打直走路的方式若養成習慣,不但難以矯正回來,長期下來,恐使症狀惡化,導致復健更加困難。

一般人走路時,膝蓋會處於輕微彎曲,並利用肌肉收縮維持,但中風患者因肌肉失去力量,喪失行動能力,就必須仰賴復健,幫助回復正常走路;吳宜瑾說,復健過程較易痠痛,許多患者無形間會出現將腳打直、膝蓋往後頂等錯誤姿勢,這時關節結構造已卡住,長期下來,不但關節會磨損退化,甚至會連帶出現下背痠痛、肌肉無力、韌帶拉傷等情況。

物理治療師吳宜瑾進一步說明,要避免錯誤的走路方式,其實在家就能自行練習,若為較嚴重的患者,則可躺在床上,將枕頭置於腳膝蓋下,讓膝蓋微彎,並試著讓腳離開床面,練習抬腳,若為可活動的患者,則可利用登階上樓梯的運動,幫助鍛鍊肌肉。

復健須經歷長時間的過程,除了每天勤做練習,家人也應給予支持和協助,幫助患者盡早恢復生活品質;吳宜瑾呼籲,復健過程中,若有痠痛等現象,就必須休息後再繼續,且應依照自己的狀況,加強運動強度,循序漸進才能避免症狀惡化。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8798

相關推薦

圖片來源下同 中國第一壽星是誰? 新疆的阿麗米罕‧色依提,已經130歲了!根據中國老年學學會提供的信息,來自新疆的阿麗米罕‧色依提出生於1886年6月25日(光緒12年)。 從2010年起,榮獲中國老年學學會公佈的全國十大壽星排行榜第二名。我國原第一壽星廣西巴馬羅美珍(127歲)老人已於2013年...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黃軍瑋報導)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失智症所引起的退化也讓家屬十分擔心,公益舞台劇「月光下的記憶」,從5月25號到5月27號演出三場,在萬芳醫院、雙和醫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三家醫院盛大演出,製作人陳永旭七年前曾執導過失智症舞台劇,這次帶著原班人馬,替大家帶來不同的故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哺乳要加強補鈣!38歲陳媽媽,去年9月生下生第一胎後,以母乳餵食寶寶,原本身高153公分,半年間縮水10公分,還伴隨腰痠、背痛,就醫X光檢查竟發現,脊椎、肋骨多達8處出現壓迫性骨折,診斷是少見的「產後骨鬆症」。醫師提醒,產後婦女每天應至少補充2000毫克鈣質,也就是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