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久病纏身使人絕望 親友應多關心及陪伴

久病纏身使人絕望 親友應多關心及陪伴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臺南市因病自殺身亡或自殺未遂的案例接二連三,專業精神科醫師指出,久病不癒乃是尋短的高危險群,生病的老年人自殺率是壯年人的2倍,可見久病纏身會讓人產生絕望感。家人應適時發揮「一問、二應、三轉介」的守門人精神,促進病人心理健康,減少憾事發生。

久病老人是尋短高危險群

近日臺南市政府衛生局接獲學校教師求助,表示班上學生外婆因年長又罹癌,向家屬表示無積極治療意願。未料不久之後,接到外婆燒炭尋短的噩耗。雖經醫護搶救生命無礙,唯燒炭時造成的燙傷及缺氧的後遺症,讓外婆必須面對清創、植皮的痛苦;家人則得接受外婆失智、病情加速惡化的現實。在獲知情況之後,教師加強對學生輔導。而日前知曉學生外婆已離世,教師繼續給予學生正向心理建設,希冀爾後不再有憾事發生。

不想拖累家人是自殺警訊

透露「不想拖累家人」常是自殺警訊,家人必須特別提高警覺,以免憾事發生。病人常說:「生這種病,好苦,沒有人了解?」其實,臨床經驗發現,如果能夠及時察覺及治療,這種時常隱藏在慢性病症狀中的憂鬱症,不只能改善全身不適,甚至連併發的慢性病也可改善病情。

家人應適時的支持與關懷

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當長輩或家人生病,應多注意病人的情緒變化,並給予擁抱等身體接觸,尤其是若與家人有衝突,較易產生情緒困擾,如未適時紓發壓力,恐會自我傷害。家人與親友適時的支持與關懷是非常重要的,可利用簡式健康量表,即心情溫度計(BSRS-5)協助進行檢測,適時發揮「一問、二應、三轉介」的守門人精神,促進病人心理健康,減少憾事發生。倘若情緒障礙持續兩週仍無法緩減,或持續有自殺意念,親友應儘快陪伴以尋求心理衛生或精神專業人員協助,並持續關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07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75歲江先生,25年前接受過二尖瓣膜置換手術,需長期服用抗凝血藥。隨年紀增長,排尿困難以及夜間頻尿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診於台北慈濟醫院。經泌尿科醫師診斷是攝護腺肥大,建議手術或雷射,但因傳統手術需停用抗凝血藥,可能發生嚴重併發症,於是會診心臟血管科。老年易攝護腺肥大 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41歲的邱小姐先前車禍重摔,不明原因肩頸疼痛、肌肉無力、指尖麻木無法抓握,就醫後,影像檢查判定為頸椎周邊神經病變。她回憶道,車禍那時候整個人頭歪歪的像中風一樣,手沒有辦法出力、無法用筷子,只好用叉子或湯匙吃飯。痛、麻原因不明 針灸+電療修復受損神經周邊神經病變常見於肩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癌症病患接受化療時,避免不了會有副作用,其中週邊神經病變的發生率約30%,患者會出現末梢麻木、遲鈍無力,甚至感到疼痛以及刺癢感,這時恐得減輕劑量或是中斷治療,不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若能透過中醫介入,不僅能有效減緩癌症治療的副作用,也能幫助改善患者生活品質。使用中藥複...

閱讀詳情 »

年代新聞台節目《聚焦2.0》,邀請歷經8年才求孕成功的李祖寧上節目,李祖寧因生、養女兒成為養身達人,而今有女萬事足,戲稱女兒嘴甜,是全家人的小狗腿,尤其哄得婆婆寵上天,三不五時送上大紅包寵孫,直呼女兒是公關社交的好人才。 李祖寧現為全職媽媽,但照顧女兒並不輕鬆,尤其她有肩頸酸痛引起的偏頭痛,得靠吃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