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乳癌病患亂服偏方 當心癌細胞轉移增死亡率

乳癌病患亂服偏方 當心癌細胞轉移增死亡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一名48的黃小姐,在去年3月時發現乳房上方有硬塊,進一步檢查後,確認罹患第二期乳癌,腫瘤已有3公分,隨即接受手術及化學治療,目前黃小姐接受治療已有一年半的時間,目前追蹤狀況良好。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乳癌患者每5人中就有1人在新北市,新北市已連續8年蟬聯乳癌發生人數之全國居冠,佔近2成比例,使得乳癌成為新北市女性健康第一大威脅。

經期後一周可透過觸診 進行自我檢查

雙和醫院一般外科蘇智銘醫師表示,乳癌每年新診斷人口逐年增加,發生人數已破萬,以東方國家來說,女性朋友有2個時期容易好發乳癌,第一是45~50歲,第二則是60~65歲,且有年輕化的趨勢,目前在門診上見過最年輕的患者僅有21歲,但民眾若能早期發現、治療,五年存活率將可達到88.7~97.5%。

那民眾應該要如何自我檢查?醫師表示無家族史的民眾,30歲以後應每年定期做篩檢,若有家族史的民眾則是將年齡往前推5~10年,舉例來說,媽媽在45歲時發現罹患乳癌,女兒就要從35~40歲間開始定期篩檢。除此之外,對於較年輕的民眾,可利用經期後一週進行觸診,若發現有異狀時,應盡速就醫檢查。

切勿聽信偏方 當心降低存活率

一旦發現罹患乳癌後,患者最常擔心癌症等於死亡、治療等於花錢、治療過程辛苦等,且容易有不治療的迷思,包括害怕受苦、認為治不好、覺得不嚴重、聽信偏方治療和經濟問題。

雙和醫院乳癌個管師吳雪綺醫師表示,在門診上最常聽見的偏方迷思,大多都是服用中醫居多,因為在中藥配製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非中藥師的調配方或來路不明的中藥等,使得癌細胞轉移,往往到醫院求診時都已是末期,死亡率也大幅增加,所以,醫師提醒民眾定期篩檢,有助於即早發現即早治療,增加乳癌存活率。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新加坡衛生單位公布確診41名本土茲卡個案,基於當地具感染風險,疾病管制署自即日起提升新加坡茲卡旅遊疫情建議至第2級:警示(Alert),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呼籲,懷孕及計劃生育的婦女暫緩前往,民眾如需前往應做好相關防蚊措施,並於離開流行地區後依循「2226原則」進行...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劉爺爺一頓飯下來跑了3、4次洗手間,劉先生才發現爸爸似乎為頻尿症狀所苦,帶著爸爸就醫檢查,診治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程威銘告訴劉先生,因為攝護腺肥大,已經影響到膀胱功能,爺爺忌於就醫,才會出現頻尿、尿急,甚至尿失禁的症狀,需要長期服用藥物,合併使用能使攝...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72歲的蔡先生從彰化到台中豐原進香,突然在路上倒了下來,沒了呼吸心跳,同行的隨行護理師立刻幫忙急救並送醫,到院診斷是急性心肌梗塞併發心跳停止及休克,因3條冠狀動脈完全阻塞,僅能仰賴側枝循環維持,心導管無法通過施予氣球擴張及支架置放,只能緊急開心手術,經過7小時手術終...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電子菸的使用率已經大幅提升,許多人會為了戒菸選擇改抽電子煙,吸菸時會產生類似抽菸時產生的煙霧,事實上,這些製造煙霧的溶液中,包括已知的致癌物及有毒化學物(如甲醛、乙醛),另外,在霧化過程中可能產生有毒金屬奈米粒子等,因此想要依靠電子菸戒菸,卻反而會使身體造成更大的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