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兒童愛哭發展遲緩 把握六歲前黃金治療期

兒童愛哭發展遲緩 把握六歲前黃金治療期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一名三歲孩童小邦(化名),在嬰兒時期作息不規律、反應強烈,且容易哭鬧,媽媽照顧的很辛苦,沒想到現在三歲了卻還不會講話,就醫評估後發現是發展遲緩的現象;醫師建議越早療育,效果越好!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兒發中心梁孫源主任表示,小邦經過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評估後,評判是語言與認知上有發展遲緩的現象,導致溝通上有挫折,在不被了解想法的情況下,容易出現情緒行為問題,所以媽媽照顧他時才會這麼辛苦;因此建議小邦接受早期療育療程,包含認知訓練、職能治療、情緒及社會互動訓練、語言治療等。

但由於小邦媽媽沒辦法多方奔波門診上課,彰化醫院兒童發展醫療中心團隊建議她參加兒童日間留院的早期療育,接受密集且專業的療程;梁孫源主任指出,這類療程是為了訓練家長成為一個有能力、有自信的協同治療者,所以需要家長一同參與,由治療師帶領練習社交互動、情緒控制及有效的親子互動等。

梁孫源主任指出,六歲前是孩子早期療育的黃金期,在這時期介入治療,會比六歲後療育有效許多;他提醒家中有0~6歲的學齡前兒童的家長,若懷疑小孩疑似有語言、認真、運動或社會互動發展遲緩的現象時,可以預約評估治療,及早療育,效果越好!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387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許多糖尿病患者因無明顯症狀,而忽略了血糖控制,若血糖控制不良,糖尿病患者易同時引發多種併發症,如視網膜、血管、腎臟、神經、心臟等疾病;其中,約有半數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是死於心血管相關疾病,且當大血管產生病變時,會導致缺血性心臟病、腦中風和周邊血管疾病,而且併發心血管疾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沈小姐五年前診斷出罹患大腸癌三期,開刀治療後,生活習慣並未改變,沒想到不到半年,癌細胞又復發,被醫師判定為末期,讓沈小姐為之震驚!醫師說明,不管化療或是術後,最需要補充足夠的營養,才能達到治療效果,因此沈小姐決定改變生活飲食,服用營養補充品並搭配化學治療,目前狀況穩定。...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麻疹及德國麻疹國際疫情頻傳!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統計北市今(103)年截至4月25日止,已確診2例麻疹及德國麻疹個案,且都是境外移入。提醒家長,記得帶家中出生滿12個月的小寶貝儘速完成麻疹和德國麻疹腮腺炎混合疫苗(MMR)接種,保護幼兒健康。台北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朱玉如處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34歲婦女,9年前被診斷罹患血癌,必須接受化療、放療,甚至幹細胞移植才能保住性命,原以為就此無法生育的她,聽從醫師建議進行凍卵,經過多次治療所幸痊癒,去年她與丈夫藉由人工生殖,今年4月順利生下一名健康女嬰,一圓當媽媽心願,同時也是最好的母親節禮物。收治病患的台大醫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