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其實,運動後仍要補充熱量.......吃這些食物最好!

其實,運動後仍要補充熱量.......吃這些食物最好!

其實,運動後仍要補充熱量.......吃這些食物最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路跑,在近期已成為全台灣瘋迷的運動之一,究其原因,無非是個大企業所掀起的「路跑行銷」,也讓台灣每年所舉辦的路跑競賽,一舉突破五百場以上,然而,在一陣揮汗如雨,氣喘吁吁,終於抵達終點後,需不需要吃東西呢? 

其實,這樣的疑問一直盤旋於許多減重族群的心上,不過,事實上,在做完所有運動後,應該要用力補充特定的食物以及適當的熱量,才能促進肌肉修補,達到健身的效果!

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教授劉珍芳指出,運動結束後的半小時到一小時之間,是最好的身體修復期,所以應補充約300大卡含適量之「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及運動飲料輕食組合來恢復體力。

補充食物建議以茶葉蛋、白吐司最好

她說,最聰明的做法是,於運動後半小時至一小時的黃金時間內選擇性進食,此時的熱量補充傾向於修復消耗能量與肌肉,以均衡飲食的概念,包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適量脂質,熱量控制在300 大卡左右,能對肌肉恢復產生較好的效果,熱量控制在300 大卡左右,並不會增加脂質合成讓身體變胖。

她建議,運動後補充食物可以簡單輕食為主,例如,茶葉蛋搭配主食,如地瓜、薄片白吐司等全榖根莖類食物,亦或香蕉、蘋果等水果也是不錯的選擇,不僅補充運動間所流失的水分與電解質,更能恢復損耗的能量與組織,只要攝取正確且適量的食物,不必再忍受運動後的飢腸轆轆,更讓運動達到最佳效果。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人體隨著年紀的增長,骨質流失也越多,所以骨密度將越來越低,即易發生骨質疏鬆症,尤其停經後的婦女更是高危險族群。雖然骨質疏鬆症並不會直接導致死亡,但會增加脊椎、髖骨等處骨折的風險。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區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吳修安表示,骨質疏鬆症表現出的是骨密度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般來說,引起肩頸僵硬、肌肉緊繃等症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長期姿勢不良」。無論是久坐不動的上班族,或是從事粗重工作的勞工族,都常會發生類似的「落枕」、「閃到腰」等身體肌肉劇烈收縮緊繃並且引發疼痛的情形,彷彿有重物壓在身上般難受。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黃景燦醫師說,不...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一般來說,3成的偏頭痛患者是屬於預兆型偏頭痛,預兆情形包含頭痛之前會看到閃爍的光、點、線,或者肢體一端麻木、刺痛,有極少數的人則呈現暫時無法言語情況。通常會持續五分鐘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女性有這類症狀,又有使用避孕藥加上抽菸,中風的風險將是一般人的10倍! 偏...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51歲的管先生,有長期吸菸的習慣,日前因突然胸悶、冒冷汗,極度不適緊急至醫院就醫,後來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併發心臟麻痺,經過心導管手術並搭配葉克膜、主動脈幫浦及暫時性心律調節器進行搶救,目前情況已穩定,且語言及肢體動作功能復健狀況良好。 腦部缺氧 導致語言、肢...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