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冬天喝酒體溫會更快速下降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喬依絲編譯Photo Credit: Alexas_Fotos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現代人喝酒似乎已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工作壓力太大時需要喝些酒舒壓,失戀或失意時需要喝些酒消消愁,升官發財遇到開心事時,更是需要喝些酒慶祝一番,可說是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到理由來上一杯。

全世界各地喝酒文化大不相同,例如,日本人喝酒時不能為自己倒酒,必須與旁邊的朋友互相斟酒,有尊敬的意味 ; 瑞典人會邊喝酒邊歡唱,氣氛十分歡樂。反觀台灣飲酒文化,尾牙婚宴應酬時一定會有酒,而且為了不得罪人加上為了面子,勸酒、罰酒、敬酒絕對免不了,常常是弄到不醉不歸。也因此,台灣政府必須時時倡導「喝酒不開車、開車不喝酒」,以避免酒駕問題。
冬天喝酒體溫會更快速下降
雖然各國飲酒方式及文化不同,但有一個觀念卻是放諸四海皆準,那就是「天冷時喝杯烈酒可暖和身體」,台灣人習慣如此,歐美人士更是同樣的作法,例如,每年除夕夜歐美各國氣候往往極為寒冷、天寒地凍,在他們的傳統裡,常常會開瓶香檳一起慶祝,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然而醫生卻警告在寒風刺骨的季節裡,這樣的作法不但暖身效果有限,反而十分危險。

根據美國羅徹斯特大學醫學中心的說法,酒可以幫助人體"感覺"更溫暖,因為皮膚表面上的血管打開了。然而,那僅僅只是溫暖的"感覺",並不是實際增加了身體核心體溫,也就是說我們仍然可能會因為天寒而凍傷或體溫過低。位於紐約的Northwell Health頭痛中心主任Noah Rosen博士表示「喝一杯強烈的威士忌酒聽起來似乎是個好主意,可以抵擋寒冷的天氣,但實際上,這杯烈酒只會提高你血液中的酒精含量而已」,因為人體表面血流量若增加,熱量會散失地更快,反倒會造成全身體溫下降。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建議人們在寒冷時應避免飲用含咖啡因及酒精的飲料,因為「它們會使體溫散失地更快速」。此外,美國心臟協會亦在其網站上提醒大家,對於心臟病患者而言,在寒冷的天氣喝酒更是危險,因為酒精會造成血管擴張,雖然會增加人體的溫暖感,但這溫暖非常短暫,容易使得心臟病患者對於寒冷的氣溫所產生的額外壓力完全不自知,反而低估了寒冷可能造成的危險。

看來大家對於喝酒暖身的觀念應該要改變了。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Reference :
How Alcohol Affects the Body in Cold Weather

相關推薦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一位僅四歲的女童,被診斷出腦瘤,開刀後腦神經受損,必須做中樞神經的復健,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復健科主任賴宇亮,賴宇亮建議給予女童職能與物理治療,透過治療師協助平衡軀幹,訓練肌肉能力強度,保持關節活動度,排除關節僵化問題,協助盡快恢復正常肌力和活動力,目前靠著定期做職能...

閱讀詳情 »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為培育AI醫療影像關鍵人才,工研院特舉辦「醫學影像原理特性與處理技術」、「AI演算技術與醫學應用案例」、「醫學影像新興技術與應用案例」等三項主題數位及實體課程,協助相關醫材研發人員及醫療產業人員,在智慧醫療浪潮下搶得先機,及運用AI進行醫療診斷辨識。 近年來,AI人工智慧技術...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在國際間採購新冠肺炎疫苗,目前上看已有4500萬劑之多,但這樣的量到底夠不夠?針對有專家喊出要買到6000萬劑才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2)日正式表態,強調未來可能因應不同情況也許會新購相關疫苗「但目前的準備應該是夠的」。 台灣在國內外想辦法採購...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藝人錦雯的媽媽因節儉常吃隔夜菜,結果食物中毒送醫。惜食吃隔夜菜錯了嗎?剩菜隔天吃或帶便當是許多家庭的習慣,也是惜食的表現,但如果保存或復熱不當,可能滋生細菌造成食物中毒,在歷年的食品中毒事件中排名前三的有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桿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