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冬季吃什麼可以降火

一、心火

主要表現:心煩急躁、口舌糜爛、生瘡、舌尖紅等;兒童可表現多動、煩、急、不安等。心臟在中醫五行中屬火,掌管血脈運行,心火上炎可表現口舌糜爛、生瘡。

預防:保持好心態,防止情緒波動,多食果蔬,多飲水,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運動。

食療: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先將赤小豆煮開,再下粳米共煮為粥,每日2次,早晚服用,有降火之功效

燈芯草柿餅湯:​​燈芯草6克、柿餅2個,加水300毫升共煮,將水煮剩至100毫升,加白糖適量,溫服,柿餅可吃,每日2次。此方有清降心火、清熱利尿之功效。

二、肝火

主要表現:急躁易怒、頭痛眩暈、目赤耳鳴、面紅耳赤、口苦咽乾。肝的性情最急躁,肝氣會隨肝火上升,所以出現急躁易怒等情況。

預防:養肝的關鍵在於製怒,同時要注意休息,防止過度疲勞。因為身體勞累,就會使人情緒不穩而易怒,所以生活中要少食辛辣、勿過勞、禁酒等。

食療:菊花茶。選菊花10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三、肺火

主要表現:咳嗽時發、咽喉乾疼、吐黃痰、口乾而渴喜冷飲等。兒童肺熱較為多見,如易感冒、經常咳嗽等。外感溫熱之邪或風寒犯肺均可化熱,出現口乾、咳嗽等肺熱之症。

預防:在多風乾燥季節,要多飲水,多食蔬菜水果,忌食橘子(生熱),適當運動,但應避免寒邪侵襲。

食療:川貝燉梨水。選梨數個切塊加水500毫升和川貝,煮開20分鐘即可,加冰糖少許,​​飲汁食梨,有潤肺止咳之功效。川貝母可清熱潤肺,用於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等症狀。梨也有生津、潤燥、清熱等功效。

四、胃火

主要表現:胃脘灼痛、渴喜冷飲、口臭、牙齦腫痛,兒童表現為口腔潰瘍,大便秘結等,多因胃熱偏盛,與情志鬱火相關,過食辛辣之品所致。

預防:平時應少食辛辣、過熱之品。多飲水,適當運動,少吃肥甘厚味,多食果蔬。

食療:藕汁蜜糖露。鮮藕榨汁150毫升,加蜂蜜30克,調勻內服,每天2次,連服數天,有潤胃涼血降火之功效。

對於這四種上火類型,可以分別用相對應的食物來降火,或者根據上火的原因來進行治療,合理的飲食是最重要的。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準備出國旅遊嗎?目前世紀黑死病伊波拉正在流行,要出國前最好能停看聽,先到醫院的旅遊醫學門診諮詢,做好防範措施,避免傳染病上身,才能確保旅遊平安。旅遊總是讓人很愉快,但若是不幸染上疾病,那可就得不償失!成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李芷婷表示,旅遊潛在著不少的風險,除了地區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樟芝是屬於台灣特有的一種真菌,因為只寄生於牛樟樹上,又被稱為牛樟芝或牛樟菇,且有台灣國寶的稱謂。由於樟芝含有多種三萜類、多醣體等營養成分,因而台灣原住民祖傳養生秘方中,就有樟芝。傳統中醫對於牛樟芝的應用也非常廣泛;近年來,生技業蓬勃發展,即有推出樟芝保健產品,並添加丹參...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糖尿病患者血糖高高低低,染上致命肺炎的機率大增。醫師指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會導致體內白血球、補體及其他防禦機轉作用下降,容易使病菌侵犯,尤其感染肺炎初期症狀不明顯,一旦病情嚴重很可能致命。雙和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謝安慈表示,糖尿病患者不能充分利用身體中的糖分,而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中秋節過後,即將進入秋天,雖然天氣仍然炎熱未轉涼,但季節交替時刻,肌膚敏感的民眾容易出現皮膚問題。醫師指出,異味性皮膚炎、乾燥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以及罹患乾癬的患者,平時皮膚會有乾燥、搔癢等症狀,季節交替更導致症狀加重甚至脫皮,最好加強保濕,不要過度清潔。 書田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