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出現5大症狀 原來「這裡」鬆了

出現5大症狀 原來「這裡」鬆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60多歲的陳姓婦人長期腰酸背痛,誤以為是家事過度操勞,進行脊椎健檢後發現,患者的骨質密度T值為-3.0、屬骨質疏鬆症(T值 ≦ -2.5為骨鬆症),稍稍不注意都可能會發生壓迫性骨折,因此馬上給予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療,及時預防骨鬆的惡化。

骨鬆讓脊椎關節變狹窄 影響脊椎周邊肌肉

健檢中心主任林禮立指出,骨質疏鬆症又被稱為「無聲無息的疾病」,在沒有發生骨折之前,骨質疏鬆症其實並沒有任何症狀。以這位婦人的情況而言,是因為骨質疏鬆讓她的脊椎關節空間變得狹窄,影響脊椎周邊神經的肌肉支配,因此長期感到腰酸背痛。

骨質疏鬆是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未即時挽救,長期下來骨質疏鬆的程度使得脊椎骨無法再負擔全身的重量,脊椎骨會變為「壓迫性骨折」。通常會有身高變矮,也就是俗語所說的「老倒縮」。若發生在髖骨頸及手腕部,則極易跌倒即發生骨折。而胸腰椎、髖骨頸及手腕部即是最容易因骨質疏鬆發生脆性骨折之處。林禮立主任提醒,出現以下5大症狀就要小心是骨質疏鬆症:

1)腰部、背部長期隱隱作痛。

2)腰酸背痛,早期局限某部位,後來可能遍佈全身。

3)行動能力受限,甚至無法行動,尤其是發生急性脊椎骨折或髖部骨折時更是如此。

4)駝背,在長期的脊椎骨折壓迫後,脊椎會壓扁形成駝背現象,且身高會明顯變矮,嚴重時會矮上10公分之多。

5)脊椎或關節變形。

製作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

對於檢測結果出現異常者,林禮立主任表示,除了製作運動處方、飲食改善建議及物理治療之外,目前骨質疏鬆症已有藥物可以治療,最重要的是透過早期篩檢,加以預防及治療,以防止骨質的繼續流失。(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295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每到秋冬季節交替、天氣變冷之際,就會有許多民眾飽受過敏性鼻炎所苦。醫師提醒,過敏性鼻炎容易反覆發作,雖可利用藥物阻斷,達到良好的緩解效果,但由於並非隨時使用、隨時有效,因此,治療時「耐心」就很重要!台大醫院新竹分院耳鼻喉科許雅晴醫師表示,鼻子是呼吸道的第一關卡,而鼻腔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運動是良藥!」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成年人因情緒不佳而去運動者,有超過8成在運動後情緒會變好。連續二年獲得國人喜愛的羽毛球運動,自然是名列前茅的熱門項目。前任衛生署署長侯勝茂就曾表示,長年來每周維持二天的打羽球習慣,除了讓他在繁忙的工作當中還可以維持健康的身體外,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義輝報導)台灣每天有25人因糖尿病而死亡,平均每57分鐘,就有一人死於糖尿病。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目前台灣的糖尿病患人數已超過170萬人,甚至還有年輕化的趨勢,民眾需多加注意預防。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教授褚柏顯表示,「糖尿病眾多併發症中,後果最嚴重的就是心血管疾病。」大血管病變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目前針對癌症治療,雖然已有手術、化療、放療及標靶藥物可以應用,但是癌友往往會在治療過程中,尋求中醫診治;要如何讓癌症獲得更好的療效,醫界正在積極研究,結合中西醫整合的突破性療法,預計將是本世紀對於癌症治療最大的貢獻!癌症越晚發現 致死率越高醫學越來越進步,但是當民眾聽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