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別把健忘當老化 當心是失智症警訊

別把健忘當老化 當心是失智症警訊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家中的長輩年紀大了之後,是不是變得較健忘、東西亂丟或是常反覆問同樣的問題,可別以為這是老年人的通病,當心他們可能罹患失智症了。

隨著臺灣人口持續老化,目前65歲以上高齡人口已占總人口11.8%,臺南市高齡人口比例更高達12.46%,因此,失智症議題也逐漸被大眾所重視。過去失智症常被稱為老人癡呆或老番顛,認為人一旦年老就會變成這樣,但其實失智症是由於腦部的退化或病變所引起,大部分失智症是由阿茲海默症引起。

記憶退化、判斷力差 為失智症常見症狀

失智症患者最常見症狀為記憶力減退、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物、弄不清時間地點、言語表達出現困難、東西擺放錯亂、判斷力變差、行為和情緒改變等,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親屬常以為這是老化正常現象,因而延誤就醫。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可延緩失智症狀

為了關心失智長者,應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將可延緩失智症狀發生,使長者維持一定程度的自立,此外,為減緩失智症的發生,平時應鼓勵長者動動腦、均衡飲食、維持健康體重、多運動及社會參與,即使只是出門散步或是在附近公園泡茶聊天,都遠比悶在家中好。

除此之外,預防三高、不抽菸、遠離憂鬱、避免跌倒受傷等也都是很好的失智症預防方法,避免跌倒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平時應注意居家安全,移除或固定妥易絆倒長者的電線、地毯等,並於浴室等濕滑處裝設防滑設施。

關懷身邊長者 若有異狀應盡速就醫檢查

外出時儘量穿著明亮舒適的衣物,注意周遭環境,行走時腳步踏穩慢慢走等,當發現家中長輩有疑似失智症狀時,建議可至醫院的神經內科、身心科、精神科或高年科進行詳細檢查,即使被確診為失智症亦不必緊張,只要及早發現並經過妥善的治療及控制,大多數長者的日常生活將不會受到太大影響。

最後,臺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從現在開始,應多關懷你我身邊的長輩,透過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失智症,讓他們都能情深憶長。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你和父母的關係是健康之源 有位病人來看診,說他腸胃不舒服,容易便秘,但又控制不住口腹之欲;另外,又因為很會花錢,所以工作上和財務上都有很大的壓力。 我問他和父母的關係怎麼樣,他說父親是大陸來的退伍軍人,對小孩很嚴格。病人讀國中的時候,有一回跟父親起了衝突,大吵之後很想離開家,只是苦於自己還小沒有能...

閱讀詳情 »

注意寶寶的頭圍、身高、體重三大參數 經過十個月的漫長等待,寶寶終於呱呱墜地了!準媽咪們也在滿心喜悅之下,展開育兒大戰。當寶寶出生後,媽咪們都會領到一本《兒童健康手冊》,也就是俗稱的「寶寶手冊」,裡面記載許多育兒資訊及寶寶出生後的狀況紀錄。翻開寶寶手冊,我們首先會看到「寶寶出生狀況記錄表」,除了寶寶...

閱讀詳情 »

愛自己,先從了解生理週期開始 身為一位現代的女性,對於生理期一定要充分了解,才能知道要怎麼好好愛自己。 其實,生理期可以視為是女性的健康成績單,以正確的知識來認識女性獨有的生理期,相信不論現在的妳是初經剛至的青春期、窈窕淑女的熟齡期,甚至是處於青春尾巴的更年期,都能夠活得更健康、更輕鬆,也更加自信...

閱讀詳情 »

為什麼身體需要脂肪? 現代社會不只女性會擔心身材,更有愈來愈多的男性會在意自己的體型。有時候摸摸自己肚子,真的會想把肚子上那塊肥肉切下來,量量有幾斤重,或是送給身邊的瘦子幫他增肥。只要摸到肚子上的肥肉,就會不斷地嘆氣。 不過,別這樣,請不要這麼嫌棄這塊肉。因為沒有脂肪,人類就無法生存;希望各位都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