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劉怡里:不要因為食安風暴就聽信網路傳言,而導致營養攝取不均

劉怡里:不要因為食安風暴就聽信網路傳言,而導致營養攝取不均

最近幾年食安問題延燒,大家開始關心「食衣住行」中,最重要的「食」問題,從食物的食材來源、運送、保存到烹調方式,連怎麼搭配才能吃到最營養的組合等,這些都是最近新聞報章雜誌每天都會報導的,而大家也發現以前覺得理所當然的、甚至從小吃到大的食品加工商品,也開始產生了一些問題。

其實這些問題一直充斥在我們生活周遭,只是現代人工作忙碌,外食比例增加,漸漸習慣重口味、高油高糖的飲食習慣,不自覺地吃進了很多非天然及過度烹調的食物,久而久之,全家人的飲食習慣從小孩開始,就已吃不出新鮮食物真正的美味,往後才會衍生出各種文明病。

身為營養師的角色,從營養健康的角度來看這本書,裡面藉由節目寓教於樂的性質,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幫大家解答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而藉由書本的整理,更能將其知識文字化,大家可以把它當作家庭生活中必須的「工具書」,大家想了解的食安或是生活上的問題,都可以透過這本書迎刃而解。

當然透過閱讀此書,可以增加很多醫學或是營養知識,但還是提醒大家,不要因為食安風暴就聽信網路傳言而導致營養攝取不均,食物的選擇建議大家檢視自己每天是否吃到「每日飲食指南建議」的六大類食物,並且適度飲用白開水與規律性的運動,這才是維持身體健康的基本準則。

臺安醫院營養師 劉怡里

本文為《請你跟我這樣過 3 安心食:學專家正確挑菜、煮水、烹魚肉、無毒健康開心吃!》審定序

劉怡里:不要因為食安風暴就聽信網路傳言,而導致營養攝取不均  

食安危機年代裡,生活中的每個選擇,都該讓我們更安心!

給家人營養無毒的美味好食,是你我的渴望,

健康食材不健康,全是吃法、清潔方式有問題!

現在,讓我們一窺營養、食安、毒物專家的無毒餐桌,

看他們如何﹛正確﹜洗菜、煮水、烹煮海鮮肉類,你會發現,安心吃真的好簡單!

 

【推薦序一】 追求健康,本書是你最有力的知識橋樑!/侯昌明

【推薦序二】 解除食安疑慮,吃出健康,幸福多更多!/黃文華

【審定序一】健康飲食不是難吃飲食/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

 

【精彩摘文1】有沒有方法可以去除身體中已攝取到的化學物質?

【精彩摘文2】燕麥加牛奶,健康百分百?

【精彩摘文3】橄欖油真真假假,如何分辨買到的是不是好油?

【精彩摘文4】使用鋁鍋真的會讓身體產生致命危害嗎?

【精彩摘文5】譚敦慈的安心食譜:南瓜海鮮濃湯

【審訂者簡介】

譚敦慈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臨床毒物科  護理師

 

劉怡里                      

目前任職於臺安醫院

學經歷

台北醫學大學 保健營養學系研究所

中華民國專技高考合格 營養師

中華民國肥胖學會合格體重管理 營養師

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合格衛教 營養師

著作

《免挨餓×輕鬆瘦》、《美食好簡單》。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癌症」已連續32年是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每五分四十秒就有一人因癌症而過世;根據癌症流行病學調查發現,80%的癌症可能與我們的生活環境有關,其中飲食占癌症發生原因的35%。營養師建議,蔬果中植物化學物質的顏色有紅、黃、綠、白、紫、橙,有如彩虹般色彩繽紛,營養價值也都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冬季是進補養生最好季節,主要是因為人體代謝變慢,胃口較好,相對營養容易儲存在身體;鹿港基督教醫院中醫藥局藥師楊佳蒨指出,要進補養生,可得掌握季節性、地域性以及異質性等要點來進補,對身體才有益。現代人多注意養生,而且會分四季變化養生,以冬令而言,就是養陰護陽,可多吃菇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甲狀腺位於前下頸部,是個蝴蝶狀的內分泌腺,主要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由於初期症狀不易被察覺,常等到呼吸不順、吞嚥困難或聲音沙啞等症狀才會主動就醫,嚴重耽誤治療黃金期。一名50歲婦人,半年前發現脖子持續增大,出現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決定就醫求診,經過超音波及細針抽取細胞檢查...

閱讀詳情 »

辦公室文化是職場的特色卻也是健康的大敵,中午短短休息時間,要趕吃飯還要趕休息,這大概就是一天工作時間唯一快樂的事,久而久之,肚子不僅越來越大,腸胃的狀況也是三天一鬧,五天一疼,這該如何是好? 食材仙楂-消導大藥,健脾開胃、消食化滯、活血化痰,仙楂果成分中的單寧酸是重要的抑制血脂肪合成的成分洛神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