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奶瓶隨身帶著走 行動自如小幫手

化療奶瓶隨身帶著走 行動自如小幫手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0歲的腸癌病友蔡女士,長年茹素、常運動,相當養生,卻仍難逃腸癌威脅,從一開始的震驚,到逐漸調整好心態接受它;她樂觀的表示,人生有「生、老、病、死」四大必修學分,現階段就要好好修習「病」的學分。
蔡女士經朋友介紹至臺安醫院找糠榮誠主任看診,蔡女士感激的說:「糠榮誠主任是我的救命恩人!」她罹癌後特別感受到身邊有好多貴人,尤其感謝糠榮誠主任把治療時程抓得很好,讓她沒有延誤任何治療,及時安排手術與準確的判斷,使病情控制良好,目前只剩3次化療,之後每年定期追蹤即可。
收治上述案例的臺安醫院一般外科主任暨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表示,大腸直腸癌第三期時須化療,到第四期時才需要進行標靶治療;腸癌病友開刀後一個月內須做化療,以避免復發,一般化療療程共有12次療程,後期4次療程,病人會比較辛苦,因藥物會累積,副作用的症狀也有可能更強烈,糠榮誠主任常常鼓勵病友要用信心撐過去,並強調運動的重要性,適度運動不僅可減輕身心負擔,對病情也有所助益。
隨著醫療進步,已有居家化療的方式讓患者可以在家治療,維持正常的生活起居,也可以出外運動,幫助減緩化療引起的手腳麻、或噁心嘔吐等不適症狀。糠榮誠主任進一步說明,對於自主性較佳的患者,相當建議使用化療奶瓶,因為患者不需住院躺床,帶著化療奶瓶就像水壺一樣,使用上非常方便,不少病友還能照常辦公,或從事登山、騎單車等戶外運動,非常適合有良好自理能力或希望維持正常生活作息的患者。
居家化療與住院療程完全相同,糠榮誠主任表示,居家化療可兼顧安全性及舒適度,化療奶瓶操作簡易,中間有一伸縮儲藥囊,藥物會按時全自動輸注完畢,免去口服藥物難以掌握藥物遵從性之問題。患者使用化療奶瓶毋須擔心,住院時專科護理師、個案管理師,都會先進行衛教,仔細說明使用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蔡女士表示,將化療奶瓶放在口袋裡或隨身霹靂包,穿上外套後就和一般人無異,私密性高,又可隨時隨意走動,讓習慣健走的她,還能保持多年的好習慣;罹癌後,她更珍惜每一次散步的機會,也會外食打牙祭,偶她也時常從臺安醫院沿路逛到台北101,邊化療邊散步,親近大自然,讓心情更開朗,在醫院外做化療,心情大不同。
蔡女士深深感謝糠榮誠主任與個管師陳詩佩的細心照護與親切的加油打氣,更感謝家人與朋友的支持與陪伴,她更分享罹癌後支持她兩句話:癌症可以治癒,癌症不是傳染病!盼與病友們共勉之。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67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地產女王大病後的生命體悟 「你可以買陀飛輪,但買不到時間。你可以買下帝寶豪宅,但買不到家庭的溫暖。你可以買下一家醫院,但妳買不到健康。」寫下這段話的,就是因病而沉寂一年多的舞蹈老師兼房地產達人──張淳淳。生病前,多才多藝的張淳淳,一刻都停不下來,完全奉獻於工作。各項事業都經營得有聲有色,不但是李玟...

閱讀詳情 »

大家是否有過脫下黑絲襪時上面都是白屑的經歷呢? 冬天不只是臉部就連身體很也容易乾燥,特別是小腿更是容易乾燥的部位之一,曾經有過黑絲襪上沾白屑的人要注意了,這可是干燥肌膚脫落的警訊喔。相信有許多人會塗抹身體乳液來但只有一時的效果,最好還是從平常的生活習慣開始改善喔。這次我們將告訴大家容易造成小腿乾燥的...

閱讀詳情 »

關之琳確診得腦癌,黃日華太太的血癌和梁漢文太太的乳癌……香港每20分鐘確診一名癌症,大陸每6分鐘確診一名癌症,如今癌症像感冒一樣普遍,明星也不能倖免!我們可以做的,就是為家人、朋友做好保障,平時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要拒絕跟你聊健 ​​康的朋友,拒絕他們等於拒絕自己的生命!...

閱讀詳情 »

又到了年底年初派對季節了,相信其中也有因為今年懷孕或是準備懷孕的關係,「不注意酒類及咖啡因不行……」而忍著不喝香檳、啤酒及可樂等的人吧! 其實,不僅是飲料而已,唾手可得的食品中也有懷孕時若沒注意就有可能對胎兒造成重大影響的東西。在此這回要來談談預備懷孕時必須知道「懷孕中...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