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化療如「七傷拳」 腸癌標靶找對基因治療

化療如「七傷拳」 腸癌標靶找對基因治療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2歲男性,四年前開始排便習慣改變、時常便秘,且食慾不振,經大腸鏡檢查後,發現是大腸癌第四期,癌細胞已經轉移到肝臟及肺部,原以為來日不多,放棄了正在打拼的事業回家休養,但是,經過醫師鼓勵、接受基因檢測,選擇適當的標靶藥物治療,成功將腫瘤縮小後切除,到目前,患者已經無病存活四年!
收治這名患者的台南市立醫院內科部部主任李楊成表示,腸癌大部分因為位置的關係較不會有嚴重疼痛感,除非仔細觀察排便狀況或是到醫院接受大腸鏡檢查,否則較很難發現,一旦臨床上診斷出為大腸癌的患者,有三至四成已經是末期,癌細胞轉移至身體其他器官。民眾若有腹瀉及便秘交替發生、大便解不乾淨、或有腹脹、腹痛、血便等情形,都應該提高警覺,及早檢查。
李楊成說,自己常把化學治療比喻為「七傷拳」,意思是化學治療傷癌細胞七分,對患者自身也損傷三分,傳統化療對癌細胞及正常細胞均會抑制,在阻斷癌細胞生長複製的同時,對身體其他正常的細胞也會有影響;近年來已研發出標靶藥物治療,可以與化學治療搭配使用,而且標靶治療只針對癌細胞作用,對正常細胞的影響較小,目前僅提供第四期的患者使用。
腸癌的治療早期以手術為主,中期以手術、根據復發風險施以輔助性的化學治療,晚期目前則以標靶藥物合併化學治療為主流,李楊成指出,晚期大腸癌根據基因是否突變而使用不同的標靶,將會影響患者的存活率,轉移性大腸癌患者依據多點基因檢測的結果,選擇適當的標靶藥物,可以明顯延長病人整體存活時間達八個多月,選擇適合的標靶藥物,才不會耽誤治療時機。
李楊成提醒,年滿50至75歲民眾,記得每兩年接受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經檢查有潛血反應更應進一步就醫檢查確診,有家族史的民眾更不可輕忽,平時飲食則應多攝取蔬菜水果等高纖維食物,少吃紅肉,降低罹患腸癌的風險。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3737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新竹報導】彤彤是位患有腦性麻痺的小女生,因為肌肉痙攣張力太高的關係,影響到走路。經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兒童復健團隊評估神經肌肉動作功能後,接受超音波導引之肉毒桿菌注射術式,已可輕鬆復健,復健效果也更好了。 彤彤的媽媽回憶起,在接受注射治療前,彤彤的復健意願很低,因為即使腦部指揮腳抬...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最近有研究發現,體重過重和肥胖的男性,精子質量比較不好,因此,從小保持健康的體重,可以幫助男性維持健康,鞏固精子的質量和生育能力,研究刊登在內分泌和代謝領域中最具影響力的科學期刊之一《肥胖評論》(Obesity Reviews)。 正值生育年齡的夫妻,有10至15%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住院時,如請看護,1天得花上2、3千元,對於大部分病家來說,負擔沈重,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等5大社會福利團體呼籲,加上蔡英文總統以及衛福部部長陳時中,推動健保改革,每人每天多交2元,挹注健保,醫院採取全責照顧,民眾住院時,不用再自聘看護。 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說,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口水也可以測新冠病毒!目前新冠病毒多由鼻咽或咽喉病毒拭子採檢,被採檢者並不好受,且後續檢體的核酸萃取試劑因疫情有缺貨危機,對此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近來緊急授權使用第五個口水試劑組,表示其侵入性小、便宜且方便。試劑開發實驗室更公布試劑資訊,讓有需求實驗室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