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原來番茄之前都吃錯方法了,番茄應該這樣吃!有效降低致癌率50%!

原來番茄之前都吃錯方法了,番茄應該這樣吃!有效降低致癌率50  

(圖片轉貼自express)

「溫暖如春」是大家平時經常說的詞語,確實如此,春天的氣候是非常暖和的。春季是一個宜人的季節,有大量新鮮的瓜果蔬菜在春季上市。說到蔬菜和水果,它們的定義並不是明確的。像黃瓜和番茄這兩種食材,有人覺得這是水果,有人認為它們是蔬菜。因為黃瓜和番茄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番茄的養生功效。

  番茄通俗的叫法就是蕃茄、洋柿子,番茄在最初發現的時候又叫做「狼桃」。番茄是一種扁球狀的漿果,酸甜多汁,美味可口。其實,番茄還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最明顯的功效就是可以幫助我們預防癌症。

原來番茄之前都吃錯方法了,番茄應該這樣吃!有效降低致癌率50

  一、番茄的營養價值

  中醫認為番茄性涼味甘,從營養學角度分析,番茄中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B和鈣、鐵、磷等礦物質,番茄中還含有一定量的有機酸、纖維素和蛋白質,屬於營養比較全面的食物。

  番茄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常吃蕃茄可以防止自由基對皮膚的破壞,具有明顯的美容抗皺的效果。隨著工作節奏的加快,上班族每天都離不開電腦,電腦會給我們帶來輻射。輻射後的皮膚中,番茄素含量減少了一半。

  如果我們每天能吃一兩個番茄的話,就可以幫助肌膚有效抵抗輻射,並促進血液中的膠原蛋白和彈性蛋白結合,讓肌膚充滿彈性,明豔動人。因為番茄中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還具有祛斑和防衰老的功效。

  番茄不僅營養價值豐富,還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抑制病變的功效。如果我們每天能吃一兩個新鮮的熟透的番茄,就可以起到預防癌症和輔助治療癌症的作用。

原來番茄之前都吃錯方法了,番茄應該這樣吃!有效降低致癌率50

  二、番茄變色後的抗癌功效

  說到番茄的顏色,很多人脫口而出的就是紅色。確實如此,大多數的番茄都是鮮豔的紅色。番茄又名蕃茄,番茄中還含有豐富的番茄紅素,因此很多蕃茄都是紅色的。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將紅色的番茄進行改良和變色,培育出了很多新型番茄,比如說黃色小番茄、粉色番茄等等。

  黃色小番茄的營養價值

  顧名思義,黃色小番茄的外表是黃色的,是無限生長型番茄。黃色小番茄的外表豔麗,品質比較好,果實硬度比較高,而且特別耐儲存。黃色小番茄酸甜爽口,又叫做黃聖女果,很多人都特別愛吃。

  黃色小番茄不僅好吃,而且營養價值一點都不遜色於普通的番茄。黃色小番茄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有機酸、礦物質和維生素C,生吃的口感更為獨特。中醫認為小番茄性微寒味甘酸,特別適合咽喉腫痛、口渴口臭的人群食用。

原來番茄之前都吃錯方法了,番茄應該這樣吃!有效降低致癌率50

  黃色小番茄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這種維生素是人體結締組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對軟骨、血管壁、韌帶和骨骼都有很好的保健作用。除此之外,維生素C還具有美白養顏和抗衰老的作用,特別適合愛美女性食用。

  為什麼說黃色小番茄的抗癌效果是翻倍的呢?因為黃色小番茄中含有谷胱甘肽和番茄紅素等特殊物質,這些物質可以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提高人體抵抗力,延緩機體衰老的速度。黃色小番茄中的番茄紅素具有防癌和抗癌的作用,特別是在防治前列腺癌方面,具有明顯的功效。

  黃色小番茄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PP,也就是所謂的煙酸,煙酸又叫做維生素B3。這種維生素具有保護皮膚,促進胃液正常分泌和促進紅細胞生成的作用,對肝臟方面的疾病具有輔助的治療作用。

  三、食用番茄的注意事項

  番茄除了有紅色和黃色之外,還有橙色和粉色的。不同顏色的番茄口感上略有差別,但是營養價值都非常高的。不過番茄中的番茄紅素和胡蘿蔔素都是脂溶性的,生吃的吸收率比較低。小編建議大家,不妨做成番茄炒蛋或者是番茄蛋湯來食用。

原來番茄之前都吃錯方法了,番茄應該這樣吃!有效降低致癌率50

  另外,青色的番茄,也是未成熟的番茄最好不要食用,因為其含有特殊的有毒物質番茄鹼。番茄也不宜和黃瓜同食,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C的吸收。

  結語:番茄是生活中常見的食物,無論是當做水果生吃,還是當做蔬菜炒著吃,都具有美味的口感和很好的保健功效。番茄具有美白、抗輻射和抗癌的功效,尤其是黃色小番茄,抗癌的效果甚至是翻倍的,大家不妨每天堅持吃一兩個新鮮的番茄。

 

 「本文轉貼自三九養身堂」

更多精彩文章:

 

子彈都殺不死的植物是啥?它不僅是野菜,它的藥效讓人驚奇!

原來番茄之前都吃錯方法了,番茄應該這樣吃!有效降低致癌率5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2020年以來新冠病毒肆虐全球,醫療產業不僅積極找尋有效療法與研發疫苗,更迫切想從基因角度洞悉這場世紀浩劫,避免未來有更多大規模流行性傳染病的發生。為此,台大醫院參與微軟全球 AI for Health計畫,運用Azure HPC(高效能運算)在全球最大英國 Bio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北報導】全球暖化,引起氣候異常,除了減少工業及汽機車的排碳量,民眾只要改變飲食習慣,就能一起愛地球。作法簡單,例如,國人每天以黃豆製品取代1掌心的畜肉產品,1年就能 減少約430萬公噸碳排放,相當於70萬輛1,600c.c.汽車繞行地球1圈的碳排放。 為了解決地球暖化,國際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缺牙背後成因多,包括蛀牙齲齒範圍過大、牙齒外傷、牙裂等都可能是危險因子,尤其若牙齒齒質狀況太差,經醫師評估診斷若只剩拔牙一途,也可能面臨缺牙情況。台南市立醫院牙科部鍾瑞哲醫師解釋,在治療單顆缺牙選擇上,除了常見的傳統固定式牙橋與人工植牙等方式,目前也可藉由自體齒移植解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再度陷入本土新冠危機!今(23)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布,1名10多歲印尼籍男性(案1090),父親(華航機師)因公飛往澳洲,檢疫時確診新冠,被匡列接觸者採檢今日確診,同時也確認50多歲機師同事(案1091),自費採檢確診,3人在4月16日曾去台北清真寺,估計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