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原來都錯了!!內衣5種穿法最傷胸部!!小心弄到你的胸部全垮掉!!

原來都錯了!!內衣5種穿法最傷胸部!!小心弄到你的胸部全垮掉!!
不同款式的內衣讓女人變得風情萬種、形象萬千,並幫她們淋漓盡致地表達出內心的全部情愫。精緻的蕾絲,恰到好處的弧線,溫柔的色彩,如今商場裡令人眼花繚亂的品牌設計足以構成女性對內衣最大的想像空間。

1、把吊帶掛在肩上不繫上掛鉤

在身體的前面繫上掛鉤,再將罩杯轉回的穿法,容易使底邊和鋼環的位置偏離移動,所以是不對的。

 

就像沒有穿一樣,鬆鬆垮垮的內衣無助於你的體型。另一種錯誤的內衣穿戴原因剛好與此相反,是想自己有清晰的曲線而穿戴緊束的內衣。過於緊束的內衣會在身體上勒出印痕,實際上是把胸部或臀部分割成難看的兩部分。

 

在胸部和臀部造成贅肉。一段時間後,因緊束而切割在內衣外的肌肉會向下慢慢沉降。

 

2、用手將胸部的側面也收到罩杯中

將鬆散到腋下的胸部收到罩杯中,同時用另一手朝著水平相反的方向拉內衣的底邊,這樣才把胸部整體收到罩杯中。

 

如果你忽視內衣的款式不同以及其實際的功用不同,那麼,這種美麗的東西就會慢慢蠶食你漂亮的身材。

 

我們彼此的身材是不相同的,有經驗的設計師會針對這種千差萬別的身材設計出功用不同的胸罩,如全包式的、斜包式的、半包式的,或者有托襯的、無托襯的等等,有的托襯會用到鋼絲,並分出不同的長短寬窄來。

 

如果我們只看見內衣的顏色,或只為花邊所吸引,那麼就有可能選錯款式。內褲的款式同樣是很多的,也因其功用的需要,光形狀就有三角形、四角形和五角形等。褲腰也有高低的分別。

 

3、將胸衣的邊緣與胸部突起處吻合 

把內衣最突出的部分與乳頭重合、然後覆蓋住乳頭的上部,使乳房突起被覆蓋。底邊到突起的長度如果不與胸的高度相一致,這個地方就不會舒適。

 

內衣,本質上是要有包容性,這樣才能有效地給乳房和臀部以托力。有時,內衣具備不具備這種特性,會涉及到組成內衣的材料及材料的結構方式。用針織的方式來組織材料,不管用的材料是真絲的、全棉的、化纖的、混紡的,都會使它們產生很強的伸縮力,即我們習慣上稱呼的彈性;而雙層結構的針織面料其彈性又強於單層的。

 

4、把吊帶的肩扣向後拉 

向後拉吊帶的肩扣,罩杯能夠固定在正確的位置上。一般吊帶肩扣的前部分是不可伸縮的材料,後背部分是由伸縮性的橡膠材料製成的。深呼吸也不會滑落的原因就在這裡。

 

5、內衣的後面向下拉

運動和呼吸的時候,最活動的部位是肩胛骨。底端如果不稍微向下拉的話,不穩固。穿胸衣時感到拘束的人要注意這個位置。

 

內衣在穿、洗、晾、收的過程中或快或慢會失去原來你希望要的功用。內衣的彈性或許是慢慢失去的,而底托鋼絲的扭曲有可能是洗滌不當引起的,清水漂洗後如用雙手正反旋轉來絞乾的話,一件好胸罩會壞在頃刻之間。

 

失去功用的內衣不管當時多麼好,這時都是沒有生命力的,有的甚至會起反作用。這時,它已無益於幫助你修正體型,卻更會傷害你。胸罩的生命在於它的底邊。底邊一旦鬆弛,就應該放棄了,底托不平更會慢慢造成兩個乳房不對稱的後果。

 

正確穿內衣

1、前傾45度 

上半身向前傾斜45度,手穿過肩帶,讓肩帶掛在肩上。

 

2、調整肩帶

抬頭挺胸,將肩帶調整到自己覺得最舒服的位置。通常肩帶距離罩杯約3釐米。

 

3、鉤上後扣收納邊肉

保持前傾的姿勢,鉤上後扣,將乳房底線的脂肪、余肉往中間收攏集中,然後是腋下部分脂肪,這樣才可使乳房呈現豐滿。

 

4、最後檢查

動動肩膀、抬手看看肩帶是否會脫落,腋下贅肉是否收納進罩杯,肩帶是否呈水平狀。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嘉義基督教醫院5月28日收治一名由北部南送的新冠肺炎重症約60歲女性患者,6月16日該患者順利拔管出院,為感謝嘉基團隊悉心照護,特別捐贈6萬元給嘉基添購防疫相關設備。病患無慢性病史    到院雙側肺葉已嚴重浸潤該患者南送到嘉義縣集中檢疫所內...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新冠肺炎疫情未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祭出「社區廣篩4大策略」,鼓勵廠商引進居家快篩試劑,讓民眾在家篩檢就能檢測是否感染病毒。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目前已通過5家業者專案進口居家快篩試劑的緊急授權(EUA),產品建議價格每劑約300元到3000元不等,民眾最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李蔚萱/新北報導】乾眼症並不單指淚液分泌太少所致!眼科醫師指出,根據國內外學術研究顯示,有超過8成以上的乾眼症患者,合併有油脂分泌不足的問題,起源於瞼板腺功能障礙,因瞼板腺阻塞分泌不良導致淚膜最外層的脂質層厚度不足或品質不良,進而導致缺油型乾眼症。 恩主公醫院眼科主任江怡慧表示,正常的...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黃育成/台北報導】口腔癌長年名列國人10大死亡癌症中,嚼檳榔、抽菸、酗酒等不良習慣,尤其嚼檳榔,其纖維會破壞口腔黏膜,在口內反覆產生傷口,最後容易導致口腔癌的發生!統計顯示,口腔癌平均死亡年齡為54歲,較其他癌症提早10年以上。其中,舌癌也是口腔癌的1種,通常被發現時,症狀已相當嚴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