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口乾暴瘦 竟是糖尿病找上門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口乾暴瘦 竟是糖尿病找上門

血糖控制沒有假期!35歲的王先生半年多來經常疲累、口渴,體重一下掉了20公斤,卻以為只是工作太累,不當回事。沒想到有天突然昏倒,檢查才發現由於連日喝酒應酬,王先生早已罹患糖尿病,血糖值竟高達1200 mg/dl,超過正常值10倍,因沒有就醫治療而引發急性高血糖,還好及時搶救,撿回一條命。

血糖異常 沒症狀不代表沒事

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總院長黃建寧提醒,正在打拚事業的青壯年族群,往往疏於照顧自己的健康,就算血糖出現異常,也不代表沒症狀就是沒事,只要沒有進一步就醫治療,糖尿病就像隱形殺手一樣,因為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輕忽,高血糖如同讓血管浸泡在糖水中,約有1成的患者確診時已經產生小血管病變等併發症。

一般人對於糖尿病的印象都是「吃多、喝多、尿多」,事實上,出現這3個典型高血糖症狀時,病人往往已發病超過5年,只要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值、餐後2小時血糖值,只要其中任一項超過正常值,已屬於糖尿病前期,必須即早控制血糖,才能避免進一步惡化。

自我監測血糖最好餐前餐後各量一次

想要降低糖化血色素,控制好飯後血糖也非常重要,自我監測血糖最好餐前餐後各量一次。黃建寧醫師認為,飯後血糖偏高,會增加血管內的氧化壓力,造成內皮細胞發炎,導致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也會提高視網膜病變、腎臟病變等慢性併發症風險。監控血糖除了可掌握食物對血糖的影響,適時調整飲食內容成效會更好。

黃建寧醫師表示,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狀況搭配使用藥物治療,例如愛吃澱粉類、飯後血糖偏高的患者,就適合能抑制食物中澱粉及雙醣類水解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可延緩腸胃道中碳水化合物的消化與葡萄糖的吸收,使飯後血糖值趨於平穩,還可降低對血管的衝擊,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

血糖控制是一輩子的功課

黃建寧醫師提醒,工作繁忙、社交活動又多的年輕患者,很容易不知節制,加重病情,年輕患者的糖化血色素最好控制在6.5%以下,才能預防併發症發生。

春節後緊接著就是元宵節、春酒,外食機會增加、美食不斷,很多病人在這個時期血糖會明顯升高,口腹之慾難免還是應淺嘗則止,在下一餐少吃,或以快走、有氧運動消耗多餘的熱量,做好自我管理,才能在與糖尿病的長期抗戰中贏得勝利。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台灣新生報記者鍾佩芳報導】 香蕉含有豐富的營養素,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迅速補充營養及能量。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主任陳俊榮表示,香蕉含有大量的鉀和鎂,鉀能防止血壓上升及肌肉痙攣,所以經常可以看到運動競技選手在比賽期間攝取香蕉。熟成的香蕉中含有膳食纖維,加上其本身含有的果膠,可以改善胃腸道環境,...

閱讀詳情 »

【台灣新生報記者陳敬哲報導】 紫外線是皮膚重大傷害,長時間處於紫外線子外下,膠原蛋白流失速率外,細胞傷害更是可怕,曾有研究發現,一旦曾經曬傷,細胞受傷基因無法回復,永久提高皮膚癌症罹患風險,炎熱夏日除了做好防曬外,在正確場所穿合適的衣服,可以降低陽光曝曬比率,避免皮膚長時間受紫外線影響。避免陽光直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整理)歲月除了會給人智慧、成熟外,也會附贈著鬆弛、斑點、皺紋等皮膚問題,然而皮膚問題就如同罹患了失智症一樣無法逆轉,僅能靠著努力來減緩速度,但你知道嗎?根據一項最新研究發現,皺紋的出現也意味著骨質流失,容易增加骨折、骨鬆的危機,且若是皺紋越多,越容易引發骨折。 皺紋越多...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年輕媽媽抱著出生不久女嬰跳樓,雙雙喪命,也引發外界對產後憂鬱症的關注。臺中市衛生局呼籲,憂鬱屬於生理性問題,再樂觀開朗的媽咪都可能出現易怒、敏感易傷感等情緒,家人支持相當重要,或共同協助至醫療院治療,經過會談及必要的藥物協助,緩解憂鬱情況。 台中市衛生局表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