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史上最健康科學作息表

現在很多人生活毫無規律可言:熬夜、睡懶覺、節食、暴飲暴食、缺乏鍛煉等等。

這些都在拖垮著身體機能,為健康帶來隱患。

而健康來源於日常的作息習慣,學會科學的作息,不僅可以為健康加分還能延年益壽。

趕緊去看看“史上最健康的作息時間表”吧!
 
史上最健康科學作息表

7:30——起床
那些在早上5:22~7:21 起床的人,其血液中有一種能引起心臟病的物質含量較高。

因此,在7:21之後起床對身體健康更加有益。
一醒來,就將燈打開,可重新調整體內生物鐘,調整睡眠和醒來模式。

另外,早上喝一杯清水,可以補充晚上的缺水狀態,因為水是身體內成千上萬化學反應得以進行的必需物質。

7:30~8:00——早飯之前刷牙

在早飯之前刷牙可以防止牙齒腐蝕,因為刷牙之後,可在牙齒表面塗上一層含氟的保護層。

8:00~8:30——吃早飯

早飯必須吃,因為它可幫助您維持血糖水準的穩定。早飯可以吃燕麥粥等具有較低血糖指數的食物。

8:30~9:00——避免運動

在早晨進行鍛煉的運動員更容易感染疾病,因為免疫系統在這段時間功能最弱。

9:30——開始一天中最困難的工作

大部分人在每天醒來的一兩個小時內頭腦最清醒。

10:30——讓眼睛離開螢幕休息一下

如果您使用電腦工作,那麼每工作1小時,就要讓眼睛休息3分鐘。

11:00——吃點水果

這是一種解決身體血糖下降的好方法,吃1個柳丁或一些紅色水果,能同時補充體內的鐵含量和維生素C含量。史上最健康科學作息表

13:00——在麵包上加些豆類蔬菜

您需要一頓可口的午餐,並且能夠緩慢地釋放能量。烘烤的豆類食物富含纖維素,番茄醬可以當做是蔬菜的一部分。

14:30~15:30——午休一小會兒

那些每天中午休息30分鐘或更長時間,每週至少午休3次的人,因心臟病死亡的幾率會下降37%。

16:00——喝杯優酪乳

這樣做可以穩定血糖水準。在每天三餐之間喝些酸牛奶,有利於心臟健康。

17:00~19:00——鍛煉身體

根據體內生物鐘,這個時間是運動的最佳時間

史上最健康科學作息表

19:30——晚餐少吃點

晚飯吃太多會引起血糖升高,並增加消化系統的負擔,影響睡眠。晚飯應該多吃蔬菜,少吃富含卡路里和蛋白質的食物。吃飯時要細嚼慢嚥。

21:45——看會電視

這個時間看會兒電視放鬆一下,有助於睡眠,但需要注意的是,儘量不要躺在床上看電視,否則會影響睡眠品質。

23:00——洗個熱水澡

睡覺前洗個熱水澡有助於放鬆和睡眠

史上最健康科學作息表

23:30——上床睡覺

如果您早上7:30起床,現在入睡就可保證您享受8小時充足的睡眠。

任何試圖更改生物鐘的行為,都將給身體留下莫名其妙的疾病,二三十年之後再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養生專家建議:健康作息貴在堅持

現在的年輕人很多都是“居無定時”,生活一團糟,非常沒有規律。制訂一個時間表,一方面可以約束自己,另一方面也是給自己的健康做提醒。

但養生專家們也同時指出,時間表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制訂,不一定要完全參照這個“史上最健康”時間表,只要能夠堅持下去,這種規律的生活就會對健康有好處。

作息時間表可參照《黃帝內經》

許多中醫專家認為,不需要搜索什麼權威研究報告,我們國人早就有一本最權威的作息時間表,那就是《黃帝內經》裡的順時養生法。

其中內容包括有子時(23:00~1:00)睡覺以保護陽氣,卯時(5:00~7:00)空腹喝水以排出毒素,辰時(7:00~9:00)要吃營養均衡的早餐,巳時(9:00~11:00)是工作學習的第一個黃金時間,午時(11:00~13:00)睡好午覺以養陽氣等。

中醫專家說,參照《黃帝內經》,將這個時間表制訂好並堅持執行,一定能收到很好的養生效果。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釣到一隻三公斤重的大紅紺,卻讓喜歡海釣的王先生笑不出來,因為隔天他右肩劇烈疼痛,左肩卡卡,連想穿脫衣服都成問題,上廁所還要另一半協助。就醫檢查發現,他罹患了鈣化性肌腱炎,肌腱嚴重鈣化及發炎。新光醫院復健科主任謝霖芬表示,人體許多器官都可能鈣化結石,肌腱也不例外。所謂鈣化性肌...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現代生活壓力大,許多人出現不同程度的憂鬱症狀而不自知,或是發現後卻缺乏醫療資源協助。董氏基金會表示,透過簡易的篩檢,有助於發現憂鬱情緒,民眾應把情緒檢測視如量血壓一般,常常透過智慧型手機或紙本篩檢,達到預防憂鬱症效果。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某些地區只有不到10...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國內身心障礙者已佔台灣人口的20分之1,且呈現上升趨勢,一些身心障礙朋友因為認知能力較弱、忍受力不夠等因素,無法有效清潔牙齒,以致造成口腔衛生明顯比一般人差,並容易產生許多口腔疾病;牙科醫師表示,這些人可尋求醫院的特殊需求者醫療服務團隊,接受客製化的口腔醫療保健,以避免「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減重可治療糖尿病!台中一名38歲洪姓男子,從小就肥胖,體重達145公斤,因4、5年前罹患糖尿病,至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治療,醫師建議可做胃繞道手術減重,經手術和飲食改善後,糖尿病也獲得改善。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減重外科主任李旻憲表示,一般認為糖尿病是不可根治的慢性病,只能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