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吃出健康活出快樂 阿公阿嬤飲食有方

吃出健康活出快樂 阿公阿嬤飲食有方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推估,台灣地區至民國114年,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將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老化指數較美國、澳洲、紐西蘭及其他亞洲國家為高,因此,老年照護將成為不容忽視的課題。
許多銀髮族無法下廚或不愛下廚,成了外食族群,飲食偏向高油、高鹽、高糖,加上不定時、不定量、營養不均衡,容易導致慢性疾病叢生,尤其是心血管相關疾病;為了配合一年一度的阿公阿嬤節,在日前一場結合營養師
醫師及食品業者的座談會中,多年從事食品業的劉家承表示,對於銀髮族的食物,建議可以由以下幾個方向考量:
(一)  吃得進:
牙齒的功能在進食的過程中非常重要,有些阿公阿嬤因為牙齒不好,缺牙造成無法將食物正常的咀嚼、蛀牙造成疼痛無法正常進食與食慾不佳,影響進食,所以應該讓阿公阿嬤定期檢查牙齒,改善蛀牙及缺牙情形。
(二)  嚥得下:
阿公阿嬤們因為唾液分泌減少等因素,導致吞嚥功能不佳,所以食物的選擇就非常重要,應選擇適當的飲食方式。
(三)  消化好:
阿公阿嬤們因為身體功能老化的關係,腸胃道功能也會衰退,所以除了在食物質地(剪碎、細碎)上調整外,選擇較易消化的食物也可以促進食慾,在食物的選擇上,應該避免含脂肪過高的食物延緩胃腸蠕動及大量食用易產氣的食物,而少量多餐的飲食原則;在餐與餐中間的點心選擇也很重要,應選擇多樣化的食物搭配,例如:粥品類、綜合水果汁(增加纖維質,並以低糖為佳)。
(四)  順暢排:
所謂
"下面出不去、上面進不來”是因為排便不順暢,產生便秘情形,使得腸胃蠕動變慢食慾變差,所以要注意排便情形,平時要注意飲水量,提醒阿公阿嬤們飲水,飲食當中蔬菜、水果要足夠,適當的活動量,平時應讓長輩活動身體,散散步都是很好的。
營養師陳柏鈞也建議,老人家在年過六十五歲後男女生的在生理差異並不很大!在女性方面,特別是更年期女性在停經後隨著雌激素的停止補充,在飲食方面可多吸取如黃豆、大豆或豆腐類食品,在男性老人方面,則建議補充含鋅類食品,例如海鮮類食品,但須以煮熟類食材為主要考慮,避免未經過熟食處理過的海鮮。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559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減重僅靠意志力節食,8成都會復胖回到原來體重!新生代歌手楊上昀,國中時體重曾高達108公斤,曾經斷食20天狂瘦10公斤,但恢復飲食就回到原點,也曾多次使用激烈錯誤方法,都沒辦法「享瘦人生」,目前在醫療團隊協助下,在飲食、運動、心理層面多管齊下,終於體重下降至69公斤。...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腦退化、失智症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根據內政部最新人口統計與台灣失智症盛行率推出,108年底台灣失智人口已達29萬人,相當每80人中就有一位罹患失智症,其中45~64歲族群佔比約1.1萬人。由此顯示預防失智、腦部健康保健意識,已成為刻不容緩的新議題。腦袋卡卡、神經大條?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根據「台灣過重及肥胖行為」調查發現,台灣逾8成的人都有減肥經驗,且一半以上的人目前正在減重中。隨著農曆年、228連假,民眾平均增加3至5公斤,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暨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副院長劉燦宏醫師表示,前往門診諮詢減重的人數也成長三成。減重的人這麼多,復胖更不在...

閱讀詳情 »

62歲歌手陳昇在臉書貼文提及「口腔有腫瘤,已立即做手術處理」,因而取消跨年演唱會,消息一出,令歌迷意外,也引發民眾對口腔健康的關注。口腔腫瘤型態多樣,分為良性與惡性,其中令人聞之色變的就是口腔癌,位居2017年十大癌症第5位、男性癌症第4位。醫師提醒,口腔癌3大危險因子為檳榔、吸菸、喝酒,早期發現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