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向禿頭說再見?幹細胞長出毛囊 | 健康達人網

向禿頭說再見?幹細胞長出毛囊 健康達人網

童山濯濯是許多男士的夢魘,看著頭上的毛髮越來越稀疏,毛囊逐漸萎縮,好像不管塗什麼藥方,都無法讓頭髮長出,這時已束手無策的你,會不會突發奇想,毛髮原是長在皮膚上,那如果能用自己身上的皮膚治療禿頭不就好了?

如今,用皮膚治療禿頭已不再是夢,賓州大學完成全球首例將皮膚轉化成毛囊幹細胞,並移植到小鼠上,最終長成類似人類皮膚與毛囊細胞,這個研究成果將造福為禿頭困擾已久的男士,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具體來說,研究團隊使用真皮纖維母細胞,加入三個基因,轉化成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 細胞),iPS 細胞具有轉化成其他細胞的能力,在研究中,這些 iPS 細胞被轉化成上皮幹細胞,這種幹細胞通常出現在毛囊的燈泡狀末端,能形成結締組織、肌肉與神經組織。

接著研究人員將這些上皮幹細胞與老鼠的皮膚細胞混合,並移植到免疫缺陷的小鼠身上,結果這些細胞長成類似人類皮膚表層細胞與毛囊細胞。研究指出,這是史上首次在人體或動物身上,將 iPS 細胞轉化成上皮幹細胞。

研究團隊領導人徐博士(Dr Xiaowei Xu)表示:「當一個人失去頭髮,他同時失去兩種類型的細胞,而我們已經解決一個問題──毛囊上皮部分,未來我們需要找其他方法,生成另一種毛囊乳突細胞(Dermal Papilla Cells),到目前為止還未有人找到解決方法。」雖然離距離禿頭仍有段路要走,但這種上皮幹細胞卻潛力無窮,能幫助傷口癒合,並用在化妝品產業上。

(封面圖片來源:aye_shamus via photopin cc

 

 


延伸閱讀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32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20例本土個案及7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66例,總計493例。確診個案中新增21例死亡。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之320例本土病例,為169例男性、151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

閱讀詳情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327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20例本土個案及7例境外移入個案;另有校正回歸本土個案166例,總計493例。確診個案中新增21例死亡。指揮官陳時中表示,昨日疫苗施打人數為42920人,第一批疫苗已經打得差不多了,預計下週二會把第2批疫苗分發下去...

閱讀詳情 »

【記者王雯玲/高雄報導】高雄市獲配AZ疫苗2.1萬劑,陳其邁市長指示,務必於三天內完成專責醫院醫護及防疫人員全面接種,首(28)日起第一線「醫事人員」及「防疫人員」接種數便超過配送量的50%,包括高雄長庚醫院接種2854劑、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1790劑、義大醫院1500劑、高雄榮總1155...

閱讀詳情 »

【記者 尤華恩/台南 報導】因應COVID-19疫情持續升溫,台南市政府積極擴大篩檢量能,台積電慈善基金會今(28)日於南科捐贈設立首座零接觸防疫採檢站,市長黃偉哲到場見證啟用及感謝台積電與南科協力防疫,並表示台南目前已成立32處篩檢站,包含14家醫院篩檢站及擴大增設的15處衛生所篩檢站、慈濟基金...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