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吳元暉:軟性飲料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 | 健康達人網

吳元暉:軟性飲料可能增加罹患糖尿病風險 健康達人網

軟性飲料一般指的是非酒精的含糖飲料,像是碳酸飲料、含糖的紅茶、果汁等,常被歸納為垃圾食物,被認為和糖尿病的發生有關。雖然多吃甜食不等於一定會得到糖尿病,但是喝含糖飲料,短時間內會快速升高血糖和血中胰島素濃度,如果能量沒有被消耗,長期下來會增加體重,造成肥胖,這些都和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有密切的關係。

2013 年 4 月,《臨床營養學》期刊(Clinical Nutri-tion)刊載了日本的研究報告指出:習慣飲用軟性飲料可能和中年女性發生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相關,但是習慣飲用 100% 果汁或蔬菜汁則沒有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這個研究自 1990 年起,在日本的五個地區,對四萬三千多名 40 至 59 歲男女性進行健康資料問卷調查和四週的飲食紀錄,在追蹤五年和十年時分別再做更詳細的飲食習慣問卷調查。排除研究之初就有糖尿病和其他重大疾病者,以及食量太大或過少者之後,最終有兩萬七千多名資料完整的研究對象被納入這個研究,在校正相關的風險因子之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幾乎每天喝軟性飲料的中年女性,在追蹤五年和十年時得到糖尿病的風險勝算比分別是完全不喝軟性飲料者的 2.1 倍和 1.8 倍。

如果女性在追蹤五年時喝軟性飲料的頻率比研究開始時更多,得到糖尿病的風險也會增加。但是,幾乎每天喝 100% 的純果汁或蔬菜汁並不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在男性,則沒有發現喝軟性飲料和糖尿病的發生風險有統計上的相關。

根據日本國內的流行病學調查,1980 年之後,中年男女糖尿病盛行率有大幅上升的趨勢,飲食和生活型態的西化被認為是糖尿病例遽增的主要原因之一。儘管在上述研究中,日本男性喝軟性飲料並未增加糖尿病風險,但並不表示男性就可以肆無忌憚的喝含糖飲料。因為對照美國的情形,同年齡的美國男女性平均每日軟性飲料飲用量分別是日本人的 8 倍和 10 倍,在美國的類似研究中,不論男女性,喝軟性飲料都會增加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含糖的食物當然不是都不能吃,選擇具有其他營養價值的純蔬果汁當然比喝可樂、汽水來得健康。另外也要考慮到熱量攝取和消耗的平衡,維持適量的運動,以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封面圖片來源:FUNKYAH via photopin cc

延伸閱讀

 

【本文出自健康達人網;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健康達人網;歡迎加入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ealthworldno1。未經授權, 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花蓮報導】11月8日,就是24節氣中的「立冬」,象徵著冬天的來臨,俗話說「補冬補嘴空」,在臺灣習俗裡這天需「補冬」,透過進補恢復元氣之外還能抵禦寒冬。花蓮慈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運用日常食材及當季的新鮮蔬菜,製作立冬應景的「高鈣纖蔬湯」,料理方式簡單容易上手。   根據國...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林志遠/台南報導】感染症是病人常見的住院原因之一,不管是皮膚傷口、呼吸道、腸胃道、泌尿道等,全身各處都可能被病菌侵襲,造成病人發燒及各種症狀。當細菌進入全身血液,甚至可能引發最嚴重的敗血症感染,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國人去(107)年敗血症死亡率排名為第12名,而第3名的肺炎,也是因...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傅婷/台北報導】練胸練臂,唯獨沒練到腿,許多健身房肌肉男做重訓只做了一半,上半身雄壯威武,下半身卻是「鳥仔腳」,除了視覺上不好看,國內1項研究發現,近5成男大生重訓只練上半身,容易刺激正腎上腺素分泌,導致血管硬度增加近2.2倍。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數據顯示,近4年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現代多數人的工作狀態都是久坐的辦公室族群。比起從前的農業社會,下肢肢體與肌肉的使用減少很多,尤其臀部的肌肉最容易被忽略,臀部總是又扁又塌。健身風氣盛行,許多民眾勤跑健身房期待能練出渾圓堅挺的美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復健科吳琦淵治療師提供三種簡易的臀部訓練運動,只要有毅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