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呷老縮水 恐是骨鬆骨折徵兆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一般而言,女性在30到70歲之間,平均身高減少約5公分,80歲後會減少7.9公分。一項國外研究指出,年過70歲的婦女,兩年內若身高減少5公分,可別以為是「呷老縮水」的正常現象!而是骨質疏鬆症的徵兆,其罹患骨質疏鬆性髖部骨折的風險,比一般婦女高出21%。

76歲的蔡奶奶更年期後有駝背問題,身高從原本的156公分,縮水到140.5公分。起初以為是「老縮水」的正常現象,即便左右手都因摔傷、撞傷而骨折彎曲變形,仍不以為意,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罹患骨質疏鬆症,脊椎已多處出現壓迫性骨折現象。

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楊榮森表示,女性約30-40歲時骨質密度達到高峰,而停經後5-7年,因雌激素下降,影響保骨素作用不足,造成骨質以每年3-5%的速度流失;若未改善,恐導致壓迫性骨折而不自知,一旦跌倒,手臂、脊椎或髖骨就很容易發生骨折。

另外,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秘書長詹鼎正也提出「骨鬆332」檢測準則:身高縮水3公分以上;身體靠牆,後腦杓突出部位與牆間距離3公分以上;肋骨下緣與骨盆間距2公分以下者,就可能已患骨質疏鬆症。

預防骨質疏鬆症,最重要的方式是補充足夠的鈣質及維生素D,此外,避免抽菸、飲酒量每天不超過3單位以上(約等於300C.C.紅酒),可減少罹患骨質疏鬆症機會。

根據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2013年調查發現,高達74%民眾不知媽媽身高縮水是骨鬆徵兆;骨鬆關懷大使隋棠提醒,母親節即將到來,民眾應該對更年期的媽媽們更加關注,以「骨鬆332」檢測準則幫媽媽自我檢測。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212

相關推薦

文 / 《經理人月刊》周頌宜 一個人長期睡眠不足就好比國家陷入財政赤字,即使透過提高稅收(假日睡上一整天),達到帳面上的平衡,但如果沒有從根本降低支出(改善睡眠習慣),無疑是挖東牆補西牆,淪為惡性循環,這樣的情況稱為「睡眠債」。 睡眠債會讓身體無法從疲勞中恢復,還會導致情緒不穩。愛荷華州立大學(Io...

閱讀詳情 »

記者鄧富珍/彰化報導遠離糖尿病,先做好體重控制!27歲的蕭育帆有肥胖家族史,求學時常被同學取笑為「肥豬」,相當自卑。直到今年6月飯前血糖飆高達224 mg/dl,是正常人(70至110 mg/dl)的2-3倍,確診為「糖胖症」才嚇到決心減重。在彰基專業體重管理團隊的幫助下,成功甩肉21.8公斤,找回...

閱讀詳情 »

記者林重鎣/台中報導93歲朱爺爺為C型肝炎患者,同時患有慢性腎臟病第三期、 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雖自知罹患C肝十多年, 但因看過鄰居打干擾素後生不如死的慘痛經驗, 使他遲遲不願接受治療,經醫師勸說後,才接受全口服C肝新藥治療 ,兩個月期間不但毫無副作用困擾,且C肝完全治癒驗不出病毒, 擺脫「肝」苦人困...

閱讀詳情 »

地方中心/地方報導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谷大為於「身心介面實驗室」研究,發表「深海魚油Omega-3有助於改善憂鬱症」的國際性重要臨床指引,吸引許多患者及家屬的關心,紛紛前來診間資詢與道賀。谷大為醫師表示,大約二十多年前就有研究發現「吃海產多的國家罹患憂鬱症、自殺等的風險比較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