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器官捐贈有迷思 胃、鼻子不能捐

器官捐贈有迷思 胃 鼻子不能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器官捐贈在台灣已推廣多年,但實際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的民眾僅有2%,因此,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為了解民眾對於器官捐贈的認知,特地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只有4成民眾願意在辭世後,將器官捐贈出來,但其中只有半數網友有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6成不願將器官捐贈出的民眾中,死無全屍及摘除器官會痛為考量因素。

胃、手腳為民眾容易誤認可捐贈的器官

在調查中也發現,有近7成民眾自認了解器捐,但卻有不少人將胃、手腳、鼻子、子宮、乳房、腦等認為是可以捐贈的器官,對此,中華民國器官捐贈協會龍藉泉理事長表示,雖然上述器官不在捐贈範圍內,但像胃其實對於需要換整個消化系統的民眾來說,也是可以做更換的,只是它無法單獨捐贈,至於其他器官,對於人體而言只有美觀功能,就算少了它們也能生存,因此,就沒有捐贈的必要。

簽署捐贈卡前應先與家人溝通取得同意

最後,協會表示每天接觸社會大眾與器捐家屬中發現,即使健保IC卡加註器捐已具有法律效力,但現有的民情及多半家屬因情感的連結,不忍心死者過世後還遭受痛楚、或無法留全屍而反對、甚至阻止器官捐贈,往往在尊重家屬的立場下,無法尊重過世的親人,所以,呼籲民眾在簽卡之前,要先與家人溝通、得到同意後,才不會發生無法遺愛人間的憾事。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症,未來可能就如同三高以及慢性疾病一樣普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二十年後全球罹癌人數會增加五成以上,此數據一出,引起眾多人的恐慌,但來自英國癌症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數據更是令人跌破眼鏡,一九六○年代以後出生者,未來約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全都罹患癌症,但也因醫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忙碌,又長期久坐,在不見得有時間運動的情況之下,體重異常超標,就成了普遍上班族的困擾,不過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小巧思,例如,上班時間盡量用走的上班,下班吃飽飯,也可選擇悠哉的時刻,走路到想到達的目的地,除了走路,在做家事之中,如果能配合一些深蹲、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整理)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每年全球約有500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平均每六秒就有一人因菸害死亡。在台灣,每年有超過1萬8000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相當於每20分鐘就有一位國人因菸害而失去寶貴生命!  澎湖縣衛生局指出,以二手菸來說,除了吸菸本人會吸到外,旁邊的...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55歲的李女士,日前接受全身健康檢查,發現在胃部幽門上方有約一公分的小凸起,表面光滑,由於位置在胃壁黏膜下,看起來不明顯,加上腫瘤較小,在胃鏡下執行切片,不容易取出腫瘤組織,但若直接以內視鏡切片檢查或切除,風險會較高,會有胃部穿孔的危險,所以,必須外科手術,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