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專科照護加持 提升GIST治療品質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手術是胃腸道基質瘤(簡稱GIST)的主要治療方式,然而切除後不代表患者自此揮別胃腸道基質瘤的陰影,除了最常擔心的腫瘤復發之外,也有部分患者因為手術後遺症而影響了終身的生活品質。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葉俊男表示,兼顧根治手術之治療目標與患者生活品質,是近年醫界治療惡性腫瘤所關注的焦點,多專科整合照護的角色也因此日益受到重視;以胃腸道基質瘤而言,除了腸胃內科、外科、血液腫瘤科之外,還包含了研判腫瘤組織的病理科、確認腫瘤生長部位的影像診斷科、放射腫瘤科、營養師等,專科團隊透過定期的病例討論達成對患者治療最佳化的共識。

葉俊男醫師舉例說明,曾有一位中年婦女前來就診時表示近日時常感到有便意,但上廁所時卻又解不出,經大腸鏡檢查發現直腸有個7公分大的腫瘤,後來確診為直腸胃腸道基質瘤。在早期無多專科整合的情況下,可能直接由直腸肛門外科醫師做腹部會陰切除手術將直腸會陰及肛門切除,意味著患者終身都需使用人工肛門,即使腫瘤切除了,患者卻失去了尊嚴及生活品質。

在林口長庚的多專科整合照護下,患者於腫瘤內科服用標靶藥物約9個月後,影像診斷科的報告顯示腫瘤已縮小至4.5公分,接著由直腸肛門外科醫師進行手術,由於手術範圍縮小到只需把部分直腸合併腫瘤切除,患者不需建造人工肛門,術後也輔以標靶藥物治療,目前恢復狀況良好,不僅腫瘤沒有復發而且生活品質顯著提高。

葉俊男醫師進一步說明,胃腸道基質瘤可分為原發性及轉移性(含復發性),無論是哪一種階段,都需要跨科別醫療團隊合作,例如:腫瘤內科觀察到藥物已使腫瘤縮小時,便可照會外科評估手術可行性;而外科醫師針對術後輔助治療的病人,照會內科團隊持續追蹤療效與復發情形。

葉俊男醫師也補充,由於胃腸道基質瘤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有些患者在服用標靶藥物一段時間後出現高血壓、糖尿病、活動遲緩等症狀時,會認為是服用標靶藥物所致,甚至自行停藥而導致腫瘤惡化;因此,患者有疑問時都應與醫師討論。

醫師強調,在醫學科技進步飛速的今天,胃腸道基質瘤並非不治之症,除了尋求多專科醫療團隊提供最佳化的治療,患者的生活習慣與對抗疾病的信心也很重要,臨床上有患者已持續使用標靶藥物超過12年的時間,至今沒有出現惡化或復發的狀況,患者面對此疾病無須過度悲觀。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462

相關推薦

    清明節後,這個慎喝! 甘蔗營養價值高,水多汁甜,備受人們喜愛。作為一名甘粉,甘蔗無疑是最棒的一種水果。可是你造嗎?民間有這麼一個說法,那就是“清明蔗毒過蛇”,意思就是清明後的甘蔗那簡直是比毒蛇還要毒蛇。聽起來是不是非常的嚇人,這究竟是為什麼呢?一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國內流感疫情雖已逐漸趨緩,但近日氣溫不穩、溫差變化大,本週末又受強烈大陸冷氣團影響,各地氣溫偏低,仍可能因而提升流感病毒活躍度,因此疾管署呼籲,民眾出入公共場所務必加強手部及呼吸道衛生,以降低感染風險;如有類流感症狀請儘速就醫、按醫囑服藥,並落實生病在家休息。 流感抗...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近來流行針灸美顏,不少人聽說美容效果不錯,但治療後臉上卻出現黑點,甚至發生瘀青,只好躲起來不敢見人。專家楊立達表示,針尖粗細會影響痛感,甚至造成瘀青、流血,建議治療前先詢問醫師針灸針粗細及來源,較不容易出現副作用、也較有保障。 慎選針灸針 針灸針的製作方式由不銹鋼線,...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