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如何在吃到飽餐廳少吃一點的戰術

如何在吃到飽餐廳少吃一點的戰術

面對吃到飽餐廳有兩點令人害怕:無限量的份量與大量的選擇,這兩點都會造成熱量的增加。今年 4 月發表於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一篇新的研究說,有兩個策略可以幫助人們面對吃到飽餐廳的誘惑:1. 使用小一點的盤子,  2. 在吃之前先看一遍所有供應的食物

面對各式各樣的食物,人們傾向於吃更多,特別是在吃到飽餐廳,人們很難不要多吃,並去抗拒想嘗試吃每一樣食物的誘惑。最好的抵抗吃到飽餐廳不會吃過量的方法,就是,不要去吃到飽餐廳。

但是仍然有人在吃到飽餐廳不會吃過量,且還是個瘦子,這到底是這麼辦到的?這個研究就是在觀察瘦子與非瘦子在吃到飽餐廳行為的不同。這個研究訓練  30  位專精的觀察員,他們觀察超過 300 人,在美國六個州的 22 個不同的吃到飽中國餐廳的飲食習慣。

這些觀察員通常躲在不容易被發現的角落,觀察 103 項有關在吃到飽餐廳的飲食行為,並記錄這些人是跟誰去?坐在靠近食物還是遠離?坐在單獨的桌子還是連在一起的桌子?面對還是背對食物?使用叉子還是筷子?紙巾有沒有放在腿上?吃東西咀嚼幾次?

這些觀察員也被訓練可以用肉眼評估 BMI。

 

結果顯示

  1. 瘦的人會先環視所有的食物,從不同的食物中選擇他們想吃的。而體重重的人在每一道菜前都會停留,並想著要不要吃它。也就是說瘦的人會從所有食物中選擇想要的吃,體重重的人是想要吃所有的食物
  2. 瘦的人比起體重重的人使用較小的盤子的次數高出 7 倍。這個習慣會讓人吃比較少的東西。
  3. 瘦的人平均來說,坐離食物約 16 英呎遠,遠過體重重的人。
  4. 瘦的人咀嚼次數較多,瘦的人一口約咀嚼 15 下,過重的人約咀嚼 12 下。

 

研究者認為,瘦子的飲食習慣,不只會出現在吃到飽餐廳,也會出現在其他地方,也就是說,瘦子靠這些方法來維持管理體重。因為飲食習慣行為是無意識的,是長久培養而來的。這個研究結果是有洞察力且有用的,但研究方法還是值得探討。

所以在吃到飽餐廳的策略是,先環視一遍食物在選擇,並使用小一點的盤子,如果你想要控制好體重,最好的選擇是,不要去吃到飽餐廳。

 

後記

自從年過 30 後,我就不太去吃到飽餐廳了,除了代謝率降低外,重點是,不相信自己抗拒食物誘惑的能力。這一篇的重點,應該不是在,去吃到飽餐廳策略是甚麼,而是,如何培養一個不管在哪裡吃、怎麼吃都瘦的飲食習慣。因為吃東西是每天都要的,優良的飲食習慣能讓你ㄧ生都健康!

 

文章來源:WebMD
文章標題:Tactics to Eat Less at the Buffet Table
整理編譯:Sammi(營養共筆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iHealth 愛健康》官方網站;《iHealth 愛健康》官方粉絲團】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75歲的鄭伯伯,從22歲時染上菸癮,每天都抽半包菸,菸齡長達近40年,雖然曾經想戒菸,但都以失敗收場,直到16年前,他突然走路喘不過氣,時常咳嗽咳到呼吸困難,才決定戒菸,易喘的情形也逐漸改善;但戒菸後,體重逐漸上升,氣喘的情況又復發,以為是胖了容易喘,但健康檢查竟發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身受子宮內膜異位、巧克力囊腫所苦的嘉嘉(化名),結婚三年以來,一直努力想要懷孕,卻遲遲沒有下文;她直到今年,才在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世代生殖醫學中心,經過一連串量身打造的個人化療程,終於在十月初,經由腹部超音波掃描,嘉嘉看到了小小的身軀及不斷揮舞的手腳,一個新生命的育成...

閱讀詳情 »

英國婦人Joanna Cartwright平常就有在使用衛生棉條的習慣,然而,這次使用衛生棉條竟然讓他差點喪命! 當時這名婦人竟然出現全身癱瘓,內臟衰竭的症狀,身上幾乎8成的皮膚以及指甲都脫落,雖然最後她逃過鬼門關,卻也喪失記憶。 根據醫生診斷,這名婦人是罹患了「中毒性休克症候群」併發腦膜炎,Car...

閱讀詳情 »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大大加快,忙著上班,忙著上學,忙著賺錢,忙著休閒,在忙碌中。「一次性用品」越來越受到青睞,甚至在機關食堂,也有許多人使用「一次性碗筷」,用完就扔,連洗碗的時間都省下了。不僅有碗筷,還有「一次性飲料杯」、「一次性內衣」、「一次性相機」,一次性用品的隊列越來越長。 越來越多的「一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