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子宮內膜異位症 |媽媽寶寶

子宮內膜異位症 |媽媽寶寶

文/曾詠蓁  採訪諮詢/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彭福祥  插畫/鍾如娟

妳有經痛的困擾嗎?如果每個月的「好朋友」都讓妳痛徹心扉,則要小心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可能性!顧名思義,子宮內膜異位代表子宮內膜跑到不該出現的地方落地生根,進而增生長大,引起一系列不適的症狀。據統計,約有5%~10%的女性患有此症,對夫妻生活品質與生育規畫都可能造成影響,不可不慎。

亞欣每個月都有固定的一天要請生理假,因為她的經痛不是普通等級,常會令她痛得在地上打滾!她也曾去求醫,被醫師認為是罹患了「巧克力囊腫」,雖曾透過吃藥來治療,但是藥一停沒多久又復發了!這時醫師反而勸她:「若有不錯的對象,就趕快結婚生子吧,這樣症狀可以獲得緩解。」沒想到結婚生子也有助於舒緩經痛,這是真的嗎?

子宮內膜異位症 |媽媽寶寶

認識子宮內膜異位症

亞東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彭福祥表示,子宮內膜是子宮內的一層組織,會隨著月經週期,因受女性荷爾蒙與黃體素刺激而變厚,形成適合受精卵著床的環境。若排卵後遲遲等不到受精卵,女性荷爾蒙與黃體素的分泌會下降,導致原本變厚的子宮內膜無法繼續生長,進而剝落出血,這就是每個女性最熟悉的月經。

顧名思義,子宮內膜異位代表子宮內膜跑到不該出現的地方落地生根,進而增生長大,引起一系列不適的症狀。亂跑的子宮內膜最常跑到骨盆腔、卵巢上附著增生,這就會形成大家常聽到的「巧克力囊腫」。

也有些子宮內膜跑到了其他地方,例如背部、大腿內側等。若跑到腸子,就會引起月經期間大便出血;還有人的子宮內膜跑到氣管,造成月經期間咳血的症狀,這些案例雖不多見,但是也說明了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疾病特質。

子宮內膜異位症 |媽媽寶寶

常見症狀

彭福祥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異位症常見的症狀有經痛、經血過多、性交疼痛、慢性下腹痛等。異位的子宮內膜之所以會造成疼痛,是因為這些組織跑到了深部骨盆腔中孳生,或是跑到子宮表面、卵巢發生沾黏,使骨盆腔神經因發炎反應而疼痛。

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不見得會不孕,但約有3~4成的不孕症患者被發現有子宮內膜異位症,所以若女性有不孕症的問題,子宮內膜異位症可能是一個原因。

之所以導致不孕,是因為亂跑的子宮內膜可能附著在輸卵管或腹膜上,導致沾黏阻塞;或是附著在子宮外部、卵巢、腹部韌帶、輸尿管、膀胱等處,使許多發炎細胞聚集在骨盆腔中,不僅造成長期疼痛,也會干擾受孕。

子宮內膜異位症 |媽媽寶寶

若常經痛要注意

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典型的症狀是經痛,另外一種表現如子宮腺肌症等疾病也會產生經痛,所以經痛很有可能是某些重大疾病的訊息,不宜當做是無關緊要的症狀,而只以止痛藥打發,不去尋找原因。

若發現經痛愈來愈嚴重,或是本來沒有經痛,後來卻發生了經痛,這都是要留意的警訊。其實不只要小心經痛,女性針對自己的月經最好要詳加記錄,若有異常,應該要及時就醫檢查,別因為害羞而忌諱就醫,以免錯失疾病的治療黃金期。

發病原因

彭福祥醫師表示,目前醫界推論認為,月經來潮時因經血逆流,部分剝落的內膜組織隨著倒流經血流入骨盆腔,因為重力的關係,最容易積在子宮後方,也就是子宮後穹壁的位置。有些人因為免疫功能有異,體內無法清除這些內膜組織,子宮內膜會附著在沉積的區域重新生長,導致這些區域生長出原本不應該出現的子宮內膜組織,而且異位的內膜組織也會隨著體內排卵週期,發生類似月經的局部出血及發炎反應。

骨盆腔是人體位置最低的部位,而卵巢剛好在輸卵管的出口,因此亂跑的子宮內膜組織特別容易附著在這兩個部位著床增生,而跑到其他部位的案例則比較少見。

但也有一說認為,子宮內膜會隨著血液、淋巴傳播,並不只限於逆流的經血,因此會發生在氣管、肚臍等位置比子宮還要高的地方。不過不論它的傳播途徑為何,免疫功能的問題恐怕才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因此醫界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體質」導致的疾病,若家族中有其他女性曾罹患子宮內膜異位、或是有子宮肌腺症等,都較容易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 |媽媽寶寶

 

※原文刊載於2013年12月號《媽媽寶寶雜誌》。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雜誌》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推薦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台北報導 支持國產疫苗的「愛國手臂」們準備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6)日正式宣布,指揮中心目前規畫,待現在進行中的第五輪打完莫德納疫苗之後,第六輪就會開打高端疫苗,陳時中說「次序是這樣沒有錯啦」、「8月下旬就可以...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台北報導 國際廠牌的AZ疫苗、莫德納疫苗,台灣都已經打到快見底、即將沒有庫存了,接下來只剩國產疫苗的高端疫苗將在8月下旬的第6輪上場開打撐場,但高端目前產量小,外界關切台灣向國外購買的疫苗何時還會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

閱讀詳情 »

台灣疫情緩降,新加坡衛生部宣布自8/7起,從台灣入境的旅客只需接受PCR檢測為陰性後即可自由活動,免再隔離14天。另外,新加坡7月下旬因陪酒女、漁工爆發群聚感染事件,每日確診人數平均破百例,新加坡政府也發布2級管制,社交聚會、餐飲內用皆有限制,管制將維持8/18。台灣疫情緩降,新加坡衛生部(Mini...

閱讀詳情 »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 陳儀潔 韓羽婕 李文成 王聿瀠 羅偉哲/台北報導 全國防疫不降級、二級再延長!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6)日下午宣布,10日以後仍維持全國二級警戒到8月23日,不會進一步降級,因為「觀察時間還算短」,但陳時中同步宣布游泳池解禁,泳池可以開放,但必須採預約制...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