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季節變化躁鬱症易誘發 切記要服藥!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現代人壓力大,不管是人際、工作、或是家庭,長期精神上的壓力可能造成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非常高,其中躁鬱症是較為良性的一種,發生的原因與遺傳以及壓力有很大的關係。由於現代人生活上的創傷,或是長期慢性壓力等都是可能原因,至於季節變化之際,則是躁症好發的季節,除了家屬給予的支持外,養成服藥的習慣也很重要。

南投縣政府衛生局指出,躁鬱症為精神疾病中病程比較良性的一種,研究發現,躁鬱症病人有將近一半可能陷於憂鬱狀態,且可能有復發的傾向,對於患者可能造成認知與社會職業功能逐步退化。

躁鬱症中的躁病發作症狀,包括活動量過分增加、精力旺盛、性需要增加,睡眠的需要量減少、好講話、易怒、注意力分散不易集中,以及虛妄且不切實際等。較早發病的躁鬱症患者一開始多以憂鬱期為主,並且通常會經歷多次憂鬱期之後才會有輕度狂躁。

衛生局表示,躁鬱症患者可能有行為異常、過動症、酒精濫用及其他物質濫用、強迫症、恐慌症、人格異常來呈現,所以在診斷上十分困難。大部分的躁鬱症患者可能會經歷多次的發病,且無症狀期的長度通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短,如家中有親人發生躁鬱症狀,家人應適時給予患者支持,並幫助患者養成服藥習慣,能幫助患者早日走出憂鬱,也免除復發或惡化等影響。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665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澍清/新北報導】在COVID-19疫情肆虐下,外送平台興起,民眾只要拿起手機就有許多商家與餐點可以選擇,外食頻率增加也讓外食族經常發生飲食不均衡、高鹽、高油、低纖維等問題,長期可能因此導致便秘、肥胖、三高等慢性病,對身體的傷害不容忽視。衛生福利部台北醫院營養師覺嘉欣指出,平時養成良好...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今(14)日宣布境外移入新增50例,27例為落地採檢、23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採檢確診。同時因應國際疫情趨緩,指揮中心將放寬邊境檢疫措施。 落地採檢部分,13日篩檢21航班共1,341人,共有27人陽性,陽性率2.01%;14日上午篩檢4航班共278...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在今(14)日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記者會上,指揮官陳時中針對全球疫情進行說明。陳時中表示,全球疫情在高峰後有下降趨勢,全球的新增確診者比例下降了21%,可看出整體疫情仍在收斂,不過還有很多變化。 國際疫情趨緩 國內各傳播鏈都獲得控制 從下圖來看新增死亡與前幾波傳染比...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今(14)日苗栗新增1名確診者(案19731),苗栗縣府公布當事人足跡。同時台北市、高雄市府也公布足跡。 苗栗市場攤販老闆娘確診 匡列家人與小孩的接觸者 案19731為女性、45歲、陽性、CT值16.3。職業為竹南第二公有市場攤販,縣府13日晚上6點接獲醫院通報,徹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