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定期接受乳癌篩檢 可降低罹癌風險

(健康醫療網/潘以慈報導)女性從青春期開始,乳房會受到荷爾蒙的刺激而長大,接著伴隨著月經來臨,也會出現不同的生理變化;台南醫院外科醫師陳瑞玲指出,女性一生當中,多少都會出現程度不一的乳房症狀,包括乳房疼痛、良性的乳房腫瘤等,尤其乳癌占女性癌症十大死因的第一位,應落實乳癌篩檢,將能有效降低罹癌的機率。

陳瑞玲醫師表示,乳房是由許多乳腺小葉、乳管、腺泡血管上皮以及脂肪結締組織所組成;女性應每個月應定期自我檢查,三十歲以上女性,能夠至少每年接受一次專科醫師的診察,四十到四十五歲以上婦女應每二年接受乳房攝影。

醫師陳瑞玲進一步說明,婦女乳房檢查包括理學檢查、乳房超音波以及乳房攝影是乳癌篩檢的三大防線,其中乳房攝影更能搶在乳房超音波之前,發現那些較難以發現的乳房癌病變。

另外,陳瑞玲提醒,尤其乳癌家族史、子宮內膜癌病史、未曾生育或未曾哺乳等高危險族群,更不得掉以輕心;及早發現,就能及早接受治療,女性才能守護自己乳房的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594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國內疫苗已進行大規模施打,許多民眾擔心接種後會出現不適反應,會先購買止痛藥備用,也有不少網友先預防性投藥。不過,台北市藥師公會理事長張文靜建議,等真的出現發燒、疼痛、骨骼痠痛,再吃止痛藥,不建議提早用藥。 自從國內大規模接種AZ、莫德納疫苗,止痛藥更成為熱銷藥品,常常...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近日部分業者為加強防疫,放置同時具有量測手掌溫度及酒精噴霧之產品,用以判斷受測者體溫正常。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別提醒,目前並未核准以量測手掌溫度用於發燒篩檢之產品,注意不應以此類產品判斷受測者是否發燒。發燒篩檢工具有5種 手掌溫度易受影響 測量體溫用於發燒篩檢之產品屬...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獨居的鄭永裴過去為建築板模工,六年前罹患口腔癌,手術切去右頰,取大腿皮瓣重建失敗後,一年多來右臉患部外露可見口腔內部,至今已歷經九次重建手術,出門只得戴上口罩保護傷口也避開他人眼光,術後難以言語、無法吞嚥、擔憂疾病與未知命運,罹癌鉅變讓鄭大哥人生陷入走不出的困境。社會賦...

閱讀詳情 »

2021.07.22更新【NOW健康 陳敬哲、陳如頤/整理報導】根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因新冠肺炎(COVID-19)死亡者,截至2021年7月22日為止,已經有782人不幸病逝。隨著全球疫情日益嚴峻,指揮中心每日下午2點固定召開記者會,公布最新疫情報告及相關防疫政策。 自從20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