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家長都該注意!孩子「這麼大」了還不說話,就是語言遲緩警訊!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家長都該注意!孩子「這麼大」了還不說話,就是語言遲緩警訊!

小志2歲半,只會發出一些無意義的單音,連爸爸媽媽都不會叫,平常也不會跟大人討抱抱,長輩總說「大隻雞慢啼」,所以小志父母也不以為意,直到比小志晚出生5個月的鄰居妹妹都可以說話了,小志父母才察覺不對勁,經早療門診評估發現原來小志是有自閉傾向的孩子,隨即安排早期療育課程,經過1年的努力,小志終於開始開口叫爸媽,人際的互動也有顯著進步。

失聰、智能不足、廣泛性發展遲緩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神經科許家睿醫師表示,語言發展遲緩是早療評估門診中最常見的主訴,除了自閉症之外,先天或後天性失聰、智能不足、廣泛性發展遲緩、環境刺激不足都是可能的原因。

早療門診中也有不少因為環境刺激不足而造成語言遲緩的孩子。許家睿醫師指出,現在家庭通常孩子生得少,父母照顧得無微不至,所以孩子一個眼神或一個手勢,父母就能了解並滿足孩子的需求,於是孩子不需要說話就可以達到溝通目的。

3歲還不會講句子 語言遲緩警訊

在缺乏同年紀孩子的刺激與溝通需求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孩子的語言發展就可能出現問題,此時家長可以多花點時間陪孩子念故事書、聊天說故事等,另外在孩子提出需求時不要馬上滿足孩子的要求,鼓勵孩子試著用語言或聲音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2歲還沒有任何語彙出現,或3歲還不會講句子,就是語言遲緩的高危險警訊。

「找到語言發展遲緩的原因才是治療的開始」,許家睿醫師指出,早療門診最重要的任務是找出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再針對原因安排後續早療課程,以語言發展遲緩來說,如果是聽力的問題應該及早配戴助聽器,如果是自閉症的問題,除了語言治療課程外,兒童心智科醫師的角色會更重要。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男性到了中年時,最擔心的問題就是早洩,但根據研究指出,20~30歲病人,比起50~60歲者來說,早洩發生比例更高達2~3倍,由此可見,早洩已不再只是中年男性的痛。 每3人中就有1人有早洩困擾 根據最新調查指出,45歲以下男性是早洩求診病人的大宗,佔整體比例近8成,...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民眾若突然出現半側麻痺無力、語言障礙要當心,恐是腦中風在作祟!日前,一名77歲的男子,過去並無任何徵兆,直到有天早晨與友人一同到公園玩飛盤,才發現一向靈活且慣用左手的他,怎麼丟的都不順,且在聊天的過程中,還有點大舌頭,後來在朋友堅持下,到醫院求診才發現,他右腦中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冬天氣溫低、天氣冷颼颼,許多人往往覺得秋冬之際特別提不起勁,身體覺得好沉重,白天懶洋洋,晚上鬱悶煩,醫師提醒:小心「冬季憂鬱症」可能找上你! 南投醫院精神科王奕翔醫師表示,俗稱的冬季憂鬱症屬於季節性情感疾患的一種,好發在冬天,特別是高緯度地區。相較於一般的典型憂鬱...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長期敲鍵盤,平時手機不離手,醫師提醒,長期過度使用之後,許多人手指伸直時喀喀作響,或是早上起床時手指「卡住」,彎曲時無法伸直,要注意可能已患了「扳機指」。 手指過度使用   當心卡住難伸直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周文程醫師說,扳機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