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寶夏病! 破解寶寶夏日常見疾病

寶夏病! 破解寶寶夏日常見疾病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夏日即將到來,你的寶寶是不是第一次體驗夏日呢?在感受快樂的同時,新手爸媽們也應該要了解夏日裡種種潛藏的危險。

小兒科醫師陳宗獻指出,「寶夏病」,第一名的就是腹瀉!因為天熱,寶寶大量出汗,如果飲水不足,體內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腸液、膽汁、胰液等都減少,影響到寶寶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寶寶就極容易腹瀉。而細菌、病毒感染也是寶寶腹瀉的常見原因,其中又以一種長得像輪子狀的「輪狀病毒」感染為多數。感染病毒可能引起寶寶胃腸功能紊亂,甚至發生腸炎、痢疾等腸道傳染病。

寶寶輕度腹瀉表現為食欲不振,偶爾伴有嘔吐現象;重度的大便次數一天達十餘次,甚至幾十次,大便中多伴隨著大量的水份,若腹瀉情形嚴重,還會導致寶寶脫水,甚至休克。媽媽要留意寶寶的大便,如果有異常如呈水樣、糊狀、粘液狀,解膿血便,就要趕快去醫院。

接下來排名第二的寶夏病就是中暑,醫師表示,寶寶皮膚汗腺發育未完全,體內水分貯存量有限,流汗過多容易引起脫水休克。呼吸是人體自身散熱的重要方式,因為肺部是除了皮膚外的次要散熱器官,呼氣時可將肺中的熱氣排出體外(占排熱量的百分之十)。但如果環境的溫度高過體溫,吸入的是熱空氣,則甚至反而會使體溫上升,由於寶寶在夏天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呼吸調節體溫,容易發生暑熱傷害。

臨床症狀多為,寶寶先是膚色發紅,觸摸寶寶的皮膚能感覺到乾燥發熱。寶寶煩躁不安,有的會哭鬧,呼吸及脈搏加速,接著會顯得倦怠、昏眩、抽搐、或進入昏迷狀態,測量體溫時可高達39℃以上。

第三名為感冒。夏天的特點就是烈日炎炎,離寒冷遠了離感冒似乎也遠了。但其實,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以及皮膚散熱、保溫調節功能都差,夏天室內空調環境、室外高溫,室內外溫差大,寶寶就很容易在夏日裡感冒。

症狀為寶寶不出汗,但卻口渴、尿多、食欲不振、面色蒼白而且煩躁不安,病程可持續2個月。防治暑熱症首先要改善居住條件,注意通風及溫度的控制。要經常讓寶寶在較陰涼的地方休息,無論室外或室內都要保持清潔衛生、乾燥通風。也應適當補水,給寶寶涼開水,用溫水洗澡。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1413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報導】66歲的保羅阿公,7年前開始手不受控制的抖動,最後連吃飯、喝水、扣扣子等日常都有困難,原本以為自己是帕金森氏症,經過雙和醫院副院長同時也是神經內科專長的胡朝榮醫師診治後,確診為原發性顫抖症。現在固定吃藥,並搭配健身運動,控制十分良好,甚至還獲得健力比賽長青組的金牌。胡朝...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今(20)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全台累計約3.3萬人接種牛津AZ新冠疫苗,同時傳出1名疑似嚴重不良反應,施打16天後通報;另外,新冠疫苗自費施打開放登記第2天,指揮中心統計,周三開放施打累計至周六,全台共有3,802人完成登記。 60多歲老翁打疫苗16天後 確診...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中報導】32歲周小姐去年剛換工作時,出現牙齦腫脹、牙床莫名長出水泡、出血等症狀,自覺壓力沈重、火氣較大,多次至牙科就診,醫師以為是牙周病,但治療後仍未見改善,建議她至醫院抽血檢查,不料竟確診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4月21日為世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日,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公布1項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男性若發現胸部突出部分非常明顯,可能是男性女乳症惹禍,應盡快就醫檢查!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一般外科主任王志堂指出,男性女乳症在臨床上相當常見,主要因性荷爾蒙比例失調,刺激乳腺組織增生,這時患者會在乳頭下方可觸摸到的增生乳腺組織,大小從0.5公分到數公分不等。雄性素與雌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