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孩長期踮腳尖走路別驚慌 專家教您這樣做

小孩長期踮腳尖走路別驚慌 專家教您這樣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你家的幼兒走路時也是踮腳尖嗎?若症狀到兩歲前都仍未改善,就應進一步接受檢查較佳;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葉采青指出,這時孩子若有早產等高風險因子或太快或太慢才走路、對人沒有很高的興趣等情形,就應及早帶孩子接受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評估。

小孩走路踮腳尖 通常五歲半後就會消失

根據國外研究指出,正常孩子約有5%在五歲半前會出現踮腳尖走路情況,其中一半的孩子在五歲半後就會消失,但若為腦性麻痺、肌肉萎縮症、自閉症等孩子,約40%在五歲半前就會出現此狀況;葉采青指出,孩子開始學習走路時就會出現踮腳尖走路,當持續到兩歲,走路會踮腳尖,但站立時腳能放平,又沒有合併其他神經肌肉系統疾病,在學齡前沒有其他發展問題,就稱為原因不明踮腳行走。

拖延五歲半後治療 恐得仰賴外科手術

葉采青進一步說明,一旦孩子踮腳尖走路拖延到五歲半後才處理,多必須透過要打石膏、外科手術等治療。其實踮腳尖行走,容易造成腳後跟的阿基里斯腱太緊,這時家長可多讓孩子坐著或躺著放鬆,多讓孩子做延展性的拉筋活動,或以蹲姿玩耍、足跟著地走路、走上斜坡等,減少孩子踮腳尖走路。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讓孩子健康成長

另外,若孩子只有其中一隻腳有踮腳尖走路的情況,則可能是長短腳、斜視等因素所導致,應盡快接受檢查;葉采青呼籲,家長多點觀察和注意,若發現孩子有任何異狀出現時,千萬別久拖,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就能避免影響孩子健康成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696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王詩茜/台中報導】台中65歲洪女士退休後在家含飴弄孫,每天推嬰兒車帶孫子到公園玩耍,是她最大的幸福來源,但近半年走路經常感到右邊髖部異常疼痛,且痛到走路都有困難,透過各種保守療法均不見效,赴醫檢查確診為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治療後,疼痛狀況大幅改善,終於又能享受天倫之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年輕的蔡小姐在成長過程中,受過去家庭及學校同儕的影響,對於自己的行為與表現常感到不滿足,「不夠好、還可以更好」等念頭總是浮現,無形中給自己造成極大壓力,也未與他人提起。蔡小姐接受身心科治療一段時間後,隨著病情發展,藥物需求越來越大,於是主治醫師建議她試著搭配心理諮商治療...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台南報導】突如其來的腦中風和心臟病一樣常令人措手不及,也許一覺醒來,就發現手腳不能動彈。然而腦中風引發的後續症狀,往往才是苦難的開始。1名因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性腦中風的患者,緊急開刀處理後右側手腳無力,13年來必須拄著拐杖跛行,吃藥、打針和復健的過程中,他從抱著希望到失望,從不認...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上了年紀的人總是擔心自己會罹患失智症,一來煩勞家人照顧生活起居,二來也會耗費社會資源。最近1項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多吃水果、蔬菜、豆類和其他具有消炎作用的食物,可能會降低罹患失智症的機率。 記憶力衰退 其實和飲食模式息息相關 刊登於《Neurology》的研究指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