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小心!!這些會與人〝爭氣〞的植物,千萬不能擺室內!

許多人喜歡在家裡擺幾盆花,給居家空間增添一抹生氣,花草還可以淨化空氣,調節溫度。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花草都適合擺在室內,有些花卉會分泌某種含毒汁液,容易過敏的人應盡量避免和這種含毒液花卉接觸。

哪些植物不適合養在室內?

耗氧性花卉

花卉雖然有很多益處,但也不要把居家當“花房”,因為室內通風有限,過多的植物會與人“爭氣”,反而不利健康。

夜來香:
夜來香是耗氧性花草,即使在白天進行光合作用的時候,也會大量消耗氧氣,影響人體健康,在夜間停止光合作用時,會大量排出廢氣,香氣在夜間也越濃,聞久了會使高血壓和心髒病患者感到頭暈目眩,鬱悶不適,甚至也會使病情加重。

丁香:
丁香進行光合作用時,也會大量消耗氧氣,影響人體健康。

玉丁香:
它的花多粉白,逐層開放,香味沉郁芬芳。聞久了會使人精神萎靡,氣喘乏力。玉丁香長期放室內,散發出的異味,有些人會引起氣喘煩悶;

鬱金香:
它的花朵中含一種毒鹼,人和動物在這種花叢中待上2~3小時,就會頭昏腦脹,嚴重可導致中毒,過多接觸還會使人毛髮脫落。

小心 這些會與人〝爭氣〞的植物,千萬不能擺室內

一品紅:
一品紅全株有毒。莖葉里的白色汁液含大戟甙和多種有毒生物鹼,會刺激皮膚,引起過敏反應,如誤食莖、葉還有中毒死亡的危險。

小心 這些會與人〝爭氣〞的植物,千萬不能擺室內

松柏類植物:
松柏類的花木所散發出來的芳香氣味,對人體的腸胃有刺激作用,久聞不僅會影響人們的食慾,會使孕婦感到心煩意亂,噁心欲吐,頭暈目眩。
此外,紫荊花、一串紅、水仙花、五色梅、天竺葵、月季花、百合花、接骨木等也都有致敏性,碰觸它們也會引起皮膚過敏反應,出現紅疹、奇癢難忍、噁心頭暈、使人憋悶甚至呼吸困難或誘發哮喘等等症狀。

小心 這些會與人〝爭氣〞的植物,千萬不能擺室內

帶毒植物要小心

含羞草:
含羞草體內的含羞草鹼是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可以阻斷酪氨酸代謝系統的正常運行,如果接觸過多,會引起眉毛稀疏、頭髮變黃甚至脫落。

黃色、白色杜鵑花:
黃色杜鵑的植株和花內均含有毒素,誤食會中毒。白色杜鵑的花中含有四環二萜類毒素,人中毒後會引起嘔吐、呼吸困難、四肢麻木等,嚴重者會引起休克,危害人體健康。

虞美人:
虞美人全株有毒,含有毒生物鹼,尤其果實毒性最大,如果誤食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中毒,甚至有生命危險。

萬年青
萬年青的花葉內含有一種有毒的酶,如果觸及其莖、葉的汁液,會引起皮膚奇癢、發炎。誤食後會引起口腔、咽喉、食道、胃腸腫瘤,傷害聲帶,使人變啞。

夾竹桃:
它的莖、葉、花朵都有毒,其氣味還會使人昏昏欲睡,智力下降。
半夏、龜背竹、霸王鞭、虎刺、珊瑚花、青紫木、石蒜、黃蟬等也都含有毒素。

家中有老人和小孩要避免種植帶刺的植物

仙人掌:

仙人掌類植物,刺內含有毒汁,人體被刺後,易引起皮膚紅腫、疼痛、瘙癢等過敏症狀。

虎刺梅:

全株生有銳刺,莖中白色乳汁有毒,對人的皮膚、粘膜有刺激作用,誤食會引起噁心、嘔吐、下瀉、頭暈等症狀。大多數植物都對人體無害,比如薄荷、檸檬草、吊蘭、富貴竹、虎尾蘭等,其揮發性物質不但沒有危害,還有淨化空氣的作用。不過,不管人還是植物,都需要新鮮的空氣,經常開窗,使空氣對流才是健康之道。

植物很美,種在家裡也可以賞心悅目,但是植物也是要慎選的喔!!

via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46歲婦人去年血壓飆高到 180 mmHg,但沒覺得身體出現異樣,也未就醫控制,還與友人外出吃薑母鴨。一回家馬上嘔吐、神智不清又缺氧發酣,腦幹中風緊急送醫動手術才救回一命。 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郭必芳醫師指出,冬天寒流來襲,低溫頻頻出現,許多人愛趁著天冷進補或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科技進步,愈來愈多仰賴3C產品的螢幕族,已提早成為未老先衰的眼疾一族,眼科門診,青壯年族群激增,為什麼還沒髮蒼蒼,就先視茫茫?青壯年族群的視力,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高度依賴3C產品,不但深受藍光刺激,若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待在冷氣房、配戴隱形眼鏡。都是加速眼睛病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年節美食誘人、開車久坐,或通宵打牌,難以避免身體脂肪累積,血流不順暢,若又逢天氣冷颼颼易使血管收縮,冬季中風等健康問題恐會悄悄找上門,對此,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醒民眾,不妨利用假期好好動一動,促進血液循環,強化血管,改善血壓血脂,過個健康又快樂的好年,神采奕奕收心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50歲的李媽媽,最近睡前或清晨欲醒時,常因為腳趾或小腿抽筋而被痛醒。每回發作,就算先生協助把腳趾往反方向掰開或按摩小腿,也得持續個好幾分鐘。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陳思帆醫師指出,小腿抽筋是肌肉自發性的痙攣,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而大部份的小腿痙攣只會偶然發生,也會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