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小心澱粉中的陷阱

小心澱粉中的陷阱

白米、麵食、玉米等澱粉類食物,是我們最常接觸的主食,但醫界和營養學界卻發現,吃錯澱粉,是造成肥胖、糖尿病的元兇,甚至有致癌風險。 國際權威醫學報告指出,吃錯澱粉得糖尿病的機率多45%,全台已有168萬人罹患糖尿病,10年間還大增65萬人,甚至有100多萬人得病還無感,顯見「醣」中毒已是全民健康危機。 過去一向被視為低風險的澱粉,到底有什麼你我看不見的陷阱?

試著想想以下幾個問題!

我們經常以為健康飲食就是低油、低脂和低鹽,但卻忽略了我們餐餐都接觸的澱粉類食品,潛藏你我所不知道的危機,輕則肥胖,嚴重則會要人命!

《三十》雜誌前總編輯游常山就有切身之痛。

身處在工時長、壓力大的媒體圈,游常山雖然不菸不酒,但為了紓壓卻偏好美食,他總是自我調侃:「別人酗咖啡,我酗美食!」而靠吃來提神的他,在累了一天後,消夜能吃完一大碗排骨湯麵或牛肉蓋飯,他的胃就像個無底洞,如果覺得不夠飽,再加碼啃掉三個波羅麵包或兩個水煎包。

只要不妨礙睡眠,時時刻刻都是游常山的用餐良機。每每看到路邊車輪餅,他就會買五、六個,即使感到罪惡,也會自我安慰:「多買的,可以留給家人吃。」但結果往往是在路上就一掃而空。

不吃垃圾食物就沒事?
長期只吃麵包果腹 竟吃出糖尿病


游常山從沒想過,這樣吃到底會不會傷害身體?直到三年前的一次健檢,確定罹患了糖尿病。去年,他更開始暴瘦,一天尿尿30幾次,有次洗澡時,小腿一癢只是用力抓了一下,就留下一道血痕;令他吃驚的是,原以為幾天就能結痂,沒想到傷口卻越來越大,還隱隱作痛。這次他終於驚醒,急急去做了檢查,
發現飯後血糖和糖化血色素都超過正常值3倍以上。

55歲的黃志誠也有類似遭遇。非常愛吃饅頭和麵包等麵食的他,一個禮拜下來,幾乎有五、六餐是以麵包為正餐。尤其是經常一忙就錯過午餐時間,等到下午三、四點鐘肚子很餓了,就吃波羅麵包果腹,竟吃出糖尿病!

在醫師建議下,他戒掉了含糖飲料、油炸美食等高熱量食物,並減少應酬,用餐也注意控制總量。
 
黃志誠唯獨割捨不下的,就是對麵包的愛,雖然他努力地克制慾望,一個禮拜最多只能少吃一次,心中默默想著:「什麼都可以戒,就是不想戒麵包!」目前,即使已服藥三年,空腹血糖和糖化血色素仍在超標狀態……。

糖尿病高居國人第四大死因

一般人都以為白米飯、麵包等澱粉食物,可以不用像對甜食、脂肪一樣地忌口, 毫無節制地吃澱粉還可能提高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而糖尿病真正可怕的是,在於其引起的併發症。曾任耕莘醫院內科總醫師、目前自行開業的醫師鄭鈞源就分析:「試想,血糖一直居高不下,就像血管泡在糖水中,泡久了就會壞!」他指出,小血管受傷,會引起末梢神經或微血管病變,例如眼底視網膜剝離(嚴重會失明)、足部感染(嚴重得截肢);大血管受損則會引起心臟病、腦中風等疾病。另外,由於腎是專門處理過濾血液中的老舊廢物,因此高血糖會讓腎臟功能受損,甚至出現腎衰竭。

根據衛福部去年的統計資料,糖尿病已高居國人第四大死因,更令人擔憂的是,統計有高達四成的糖尿病患者,得病卻還不自知而沒有就醫,推算回來,等於有一百萬名台灣人並不知道自己已經罹患糖尿病。

不須刻意少吃澱粉,留意奶類、水果別過量 

不過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主任醫師洪建德特別提醒:「健康飲食仍不脫『均衡』二字!」他並不主張澱粉要被苛刻地限量,畢竟醣仍為重要能量來源。另外,人體中的醣,也有部分從牛奶、水果、甜食甚至是蔬菜取得,因此不能一概把醣過量歸咎於澱粉,注意減「醣」以外,也要留意奶類、水果、甜食不能過量。
 
 
關心身體健康可透過以下連結
免費試閱3個月今周刊喔>>http://goo.gl/s8au5E


【Life生活網取得《今周刊》授權文章專屬使用:原文詳載於《今周刊》。非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盈臻/台南報導】1名87歲男性,有高血壓、慢性腎衰竭、阻塞性肺病史,因在家休息時發生胸悶近1個小時至奇美醫學中心急診室就醫,經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張培毅抽血檢查,心肌酵素正常,但因為病人年紀大、慢性病較多,用「人工智慧(AI)輔助急診胸痛預測系統」評估1個月內心肌梗塞機率為64%,經會...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3)日公布,新增6例境外移入個案,沒有本土個案出現。個案中第775例印尼籍30多歲男性漁工,身份較受到關切,因印尼籍移工在12月4日起前就已暫緩入台,個案在12月17日入境,指揮中心副指揮官陳宗彥解釋,第775例是漁工並非移工,因遠洋漁業需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千萬不要以為裝了支架就可解決心血管狹窄!80歲的粘姓老翁半年前才在冠狀動脈裝了4支支架,但他卻挑藥吃,沒有按時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造成支架內血管再狹窄後血栓,引發急性心肌梗塞,搶救後才撿回一條命;另名68歲的陳姓男子可就沒那麼幸運了,裝了3支支架仍沒戒菸,3個月後也是支架...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64歲張女士回顧自己在鬼門關前走一遭,由北榮IDS醫護團隊搶救回來的經歷。張女士說,她長期旅居海外,今年7月短暫返鄉回金門,不料在7月21日開車途中發生車禍,造成嚴重外傷性腸損傷、胸骨骨折、胸部挫傷、頭部鈍傷及撕裂傷,幸經北榮駐診在部立金門醫院的醫療團隊急救及醫療處置,...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