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尿路結石好發於夏天 多喝水才能對症下藥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根據資料統計顯示,每年5月開始,因尿路結石問題而求診的患者比3月多2成;屏基泌尿科主任劉中信指出,主要是因夏天較容易排汗,導致尿量變少,尿中草酸鈣濃度變高,即會促使輸尿管等出現結石等症狀。

尿路結石多好發於30至50歲年齡層,且多以勞動工作者居多,男性罹患機率又比女性高2至3倍;劉中信說,患者會出現腰部悶痛、腎部絞痛、噁心、嘔吐,甚至血尿等症狀,應盡早接受治療較為妥當。

主任劉中信進一步說明,目前已有最新設置的體外震波碎石機,配合電傳導式震波原理、X光及超音波雙重定位系統,可有效把2.5公分以下的腎結石,或是1公分以下的輸尿管結石震成粉碎,不需麻醉也不需動手術,成功率也從6成提高至8成以上。

坊間流傳結石患者可透過飲用啤酒排出結石,其實,長期飲用啤酒,反而更易出現腎結石的問題;劉中信呼籲,每人每天都必須飲用3000㏄的水,且減少飲用咖啡、可樂等飲料,若有結石出現時,則應盡早接受治療,才能避免影響腎臟功能,為害健康。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16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根據資料顯示,人們初次見面多半注意鼻子及眼睛,可見其重要性。一名20歲出頭的男子,多年前因外傷導致鼻骨骨折,鼻軟骨因此受損且皮膚壞死。就醫接受鼻骨復位及植皮手術後,因鼻子塌陷又再就醫診治。由於當初骨頭及軟骨受損嚴重,必須重建地基,所以醫師使用病人的肋骨來重建鼻子結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日前一名七十歲病患,患有糖尿病、高血壓以及第四期慢性腎臟病,最近因為天氣轉涼,孝順的媳婦頻頻燉湯為她進補,像是薑母鴨、麻油雞、藥膳排骨等,沒想到患者卻出現腳腫、血壓升高的現象,緊急到急診住院治療;新北市聯合醫院腎臟科醫師李宗育表示,慢性腎臟病患者進補有三原則要遵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需要久坐的上班族或從事粗重工作的勞工族,常發生類似「落枕」、「閃到腰」等身體肌肉劇烈收縮緊繃,並且引發疼痛的情形。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主治醫師黃景燦表示,大部分引起肩頸僵硬和肌肉緊繃等症狀,常見原因是「長期姿勢不良」。改善的方法,除了調整正確姿勢,透過有氧運動也能達到保養...

閱讀詳情 »

任何身體分泌物都是會令人尷尬的,尤其是女性的陰道分泌物。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控制陰道分分泌物,導致私處有異味,就更加令人尷尬了。陰道有分泌物屬於正常生理現象,它有助於維持陰道內部的酸鹼平衡。但是一旦分泌物出現異常,那些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評估你的狀況 1.判斷你的分泌物是否正常。正常的陰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