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市售包裝食品 逾8成名實不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市售包裝食品騙很大!消基會於11月間,隨機於賣場超市購買16樣商品,包括糖果、果凍、餅乾,以及泡麵、飲品、冷凍食品等,13項外包裝有標示不實或名實不符的情形,其中以零食類最嚴重,逾8成標榜口味,卻無實際原料。

13項名實不符包括,pinky水蜜桃薄荷糖沒有水蜜桃;吉米吉台漁碼頭-紅蟳棒沒有紅蟳;盛香珍荔枝椰果沒有荔枝;滋露草苺巧克力沒草莓;台灣尋味錄雞蛋布丁沒雞蛋;咔咔草莓巧克力棒沒草莓、巧克力;太祖牌蚵仔麵線不僅沒蚵仔,且調味粉包中僅有柴魚、蝦粉等海鮮相關添加物,也不見蚵仔的蹤影;中華水果豆花沒寫風味、僅有香料;桂冠蝦球沒蝦原料。

在飲品方面,有七星白葡萄氣泡香檳飲料沒葡萄原料;全國草莓調味保久牛乳沒有草苺原料;阿薩姆蘋果奶茶沒有蘋果原料;家樂福水蜜桃果茶沒有水蜜桃原料。

消基會指出,根據《食品衛生管理法》規定,食品容器或包裝不得有不實、誇張或易生誤解情形,可處4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鍰,再次違反者,必須歇業、停業一定期間,一年內不得再申請重新登錄。

消基會呼籲業者,應以誠信經營為原則,充分告知產品相關資訊。另外,政府也應研擬加強管理規範,避免消費者誤入食品叢林、迷失在隱晦不明的宣稱中。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469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0)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案870),為案839家人。目前醫院員工共427人隔離14天。新增1例本土病例案870 為案839家人指揮中心表示,案870曾與案839同住,1月11日匡列為案839接觸者後進行居家隔離,1月12...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1月12日發生院內感染,截至昨(19)日已經有9人確診,當中包含2名醫療人員家屬,病毒擴散至社區可能只有一步之遙。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表示,環境汙染傷害威脅恐怕比飛沫更高,大家都能把口罩戴好,幾乎就能封鎖飛沫,但病毒能在物體表面活好幾天,環境汙染就是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當新生兒在胚胎時期,心室生長不完整時,就會在心室中膈上出現了小洞,就稱為心室中膈缺損,屬於常見的先天心臟疾病,每一千名新生兒中就有一人罹患此疾病。花蓮慈濟醫院兒童急重症科主任裘品筠指出,通常部分病童會在一歲前小洞隨著生長會自行閉合,但若未閉合加上缺損很大,就可能造成肺動...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一位62歲的上班族男子,連續四年做胸部X光檢查,都未發現異常,他聽說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可以發現早期肺癌,因有長年抽菸習慣而「試試看」,沒想到竟然在右上肺葉找到一顆1.5公分的腫瘤,確診罹患肺癌。抽菸易致肺癌產生 定期檢查及早發現澄清醫院柏忕健康管理中心醫學影像科洪盈盈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