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帶狀疱疹恐引失能 9成5老人高罹患風險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俗稱「飛蛇」或「皮蛇」的帶狀疱疹,每3人就有1人一生中曾罹患過;醫師指出,帶狀疱疹是水痘病毒再度活化的表現,因此95%的50歲以上成年人,都暴露在罹患帶狀疱疹的風險下,且發生率和嚴重程度隨著年齡提高,更有4分之1患者出現神經痛等多種併發症,痛到吃不下、睡不好,長期疼痛可能造成失能。

台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醫師指出,水痘與帶狀疱疹病毒同源,這種病毒初次感染會引發水痘,並潛伏在背根神經節或腦感覺神經節中,若再度活化就成為帶狀疱疹。

帶狀疱疹症狀一開始通常會先刺痛、發癢、發熱,數天後開始起液體疱疹,即代表發病;急性發病期間會發生局部疼痛,某些人演變成長期的神經疼痛,更有4分之1患者會得到1種以上併發症。

陳亮恭進一步說,帶狀疱疹引起的神經痛以老年人最嚴重,主因是50歲以後罹患率增加,起疹狀況也會越嚴重,相對疼痛的發生率與嚴重度都高,常同時影響老年人生心理,造成失能問題。

神經痛的範圍視發疹部位而定,疹子大多發生在胸椎一帶,有時也在腦神經,尤其是顏面的三叉神經最常見,三叉神經影響所及牙齒或眼睛。其他併發症則包括肺炎、皮膚感染、肌肉無力、視力與聽力損傷,進而影響心理情緒。

然而,帶狀疱疹與其併發症無法靠日常生活習慣預防。陳亮恭指出,施打疫苗是降低帶狀疱疹患病率的重要方式,目前國外已有帶狀疱疹疫苗,台灣則已通過藥證,預計今年上市;疫苗藉由喚醒自體免疫力,抑制病毒細胞發作,減少罹患帶狀疱疹的風險,依衛署建議,適合施打族群為50歲以上成年人,但對於嚴重的先天或後天免疫力不全,如愛滋感染者、紅斑性狼瘡患者,仍建議避免接種。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29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方盈絜報導)一位68歲的糖尿病住院患者,血糖值為215~320mg/Dl,醫師和營養師討論後建議患者訂購醫院提供的「治療飲食」,以有效控制病情,但患者擔心自己吃不慣醫院伙食,決定自己準備飲食,但也因此造成血糖忽高忽低難以控制。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營養室主任歐陽鍾美表示,良好的營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63歲的吳姓婦人,3年前摸到乳房有硬塊,但不以為意,直到乳頭出現分泌物、流血,才就醫檢查,結果竟然已經是乳癌第4期,而且已轉移到骨頭及淋巴,醫師告知只能活6個月;原本她不打算治療,認為活夠了,但想到兒子剛出社會,希望自己能夠活著看他成家立業,才願意接受治療,至今已多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走路就覺得腳痠、腳痛嗎?小心是周邊血管病變的警訊!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隨著現代人工作壓力、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改變,出現周邊血管疾病的人愈來愈多,且年齡有下降的趨勢。醫師提醒,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及吸菸者,都是高危險群;如果平日走路100公尺就腳痠、腳...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登革熱疫情發燒,根據疾管署疫情統計,全台的感染人數激增至6800人,人人都害怕感染登革熱,到底該如何有效避免蚊蟲叮咬?皮膚科醫師指出,使用含有DEET、Picaridin成分的防蚊液,才能有效防止蚊蟲叮咬。 坊間防蚊液百百種,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療美容中心主任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