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年長者「保命防跌」 居家三大危險地點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 2013/02/11

年長者常會因為一不小心跌倒而造成骨折;根據國健局調查,年長者最易跌倒的地方以客廳、臥室、廁所。正值新春迎新年,該局提醒,家人團聚,特別要注意防範長輩跌倒,以免發生骨折,而影響春節歡樂氣氛。

根據國民健康局進行的「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結果顯示,老人過去一年跌倒發生的前三項地點,在自宅內為客廳、臥室、浴室/廁所;而跌傷者當中最常見的三個受傷部位依序為下肢 、上肢及髖部,因此造成長輩身體及心理的傷害,也限制了社交活動,不僅讓老人家痛苦,也加重照顧者負擔。

國健局表示,造成老人跌倒的原因可分為內在與外在因素兩大類,內在因素包括個人身體機能如視力、聽力不良;肌力衰退、關節退化、步態與平衡功能降低;慢性疾病如巴金森症、中風、糖尿病等;甚至服藥狀況如抗精神病藥物,如抗巴金森藥物、抗憂鬱劑、非三環抗鬱劑會誘發低血壓,從而導致暈眩;胰島素可引起血糖過低而導致暈厥等。

至外外在因素導致老人跌倒則包括環境與衣著等,國健局指出,包括居家環境照明不足,地板潮濕易滑,行徑路線堆放障礙物,室內傢俱設計及擺設不當,階梯無扶手、太高、不平;以及酷寒或高溫的天氣,長輩周邊循環及神經肌肉系統反應鈍化,增加跌倒風險;還有不合宜的衣著,如太長太寬的衣服、鞋子老舊磨損不防滑等,都可能導致。

為使長輩們都可以免於跌倒,過一個健康快樂的新年;國健局建議,老人家應規律運動,規律服藥,服用多種藥物者,若有頭暈、肌力減弱、步履不穩等狀況,需與醫師討論,尋求藥物諮詢,老人居家活動範圍應維持適度照明,平常行徑路線清除障礙物,居家地板維持乾燥與防滑,浴廁要能防滑有扶手,樓梯要裝欄杆及防滑扶手。

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play.php?id=7842

年長者「保命防跌」 居家三大危險地點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脊髓空洞症會使患者出現手腳痠麻、四肢無力、行動困難等症狀,但因較不容易診斷,加上治療上較為困難,因此許多患者因而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臨床上,一名60歲吳淑真女士,過去常在家拖地跌倒,但因起身後不覺得疼痛,因此不以為意,沒想到6年前開始,不僅走路時鞋子常掉落,就連洗澡時腳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現代人生活中幾乎離不開塑膠用品,從吃早餐時的塑膠容器,裝午餐的便當盒,晚上付錢時摸到發票熱感應紙,無形之中不斷累積塑化劑!成大環境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理事李俊璋指出,生活中的塑化劑無法避免,重點是養成良好習慣,減少使用塑膠產品,就算身體吸收塑化劑,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根據107年調查指出,各縣市尚未開始重視學校午餐時間用筷子的飲食教育時,造成孩子午餐時少用筷子,更常使用湯匙、叉子,但其實拿筷子不僅能幫助孩子發展手掌肌肉和耐力,也有助於手部精細動作發展;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指出,學會正確拿筷子,能讓孩子夾菜省力外,也減少因為用湯匙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