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醫生 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條不幸的消息刷屏:年僅36歲的上海復旦大學附屬閔行中心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許劍峰在被查出胃癌後,僅14天就離開人世,據悉, 10月5日,許醫師在值班時發現自己肝臟有個腫塊,3天后,被確診為胃肝性腺癌,且已轉移到肝臟、骨骼、淋巴。10月19日,他因搶救無效去世,什麼是胃肝性腺癌?為何會如此致命呢?
易發生肝轉移,一旦確診常是晚期
據了解,胃肝樣腺癌是同時具有腺癌和肝細胞癌樣分化特點的一種胃癌,但胃肝樣腺癌的血管淋巴管浸潤、淋巴結轉移和肝轉移均較普通胃癌高。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普外科茅翔、羅奮等人在2015年8月《中華腫瘤雜誌》發表了論文《熟悉兩種胃癌罕見類型:胃肝樣腺癌和產甲胎蛋白胃癌》,裡面提到:,肝轉移是造成胃肝樣腺癌和產甲胎蛋白胃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胃肝樣腺癌的肝轉移率為75.6%,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別為30%、13%和9%;而普通胃癌的肝轉移率為11.5%,患者的1、3 、5年生存率分別為95%、57%和38%。
如何早期發現胃癌?
其實無論是胃肝性腺癌還是其它類型胃癌,想要早期發現胃癌,專家建議,市民可提前篩查甲胎蛋白,此外,對於45歲以上、有胃癌家族史、常出現胃不舒服或潛血陽性等症狀、慢性胃病患者及有胃切除手術者,均屬於胃癌的高危群體,這類人最好做胃鏡腸鏡檢查,這個檢查不用每年都做,檢查一次沒有問題的話可以五年後再檢查。
長點心!有些胃癌症狀不能忽視
其實許劍峰在檢查前,已經出現了胃痛的症狀,但是其考慮自己年輕,並沒有往癌症方面考慮,專家表示,其實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實名飲食方式的西方化,不良飲食習慣日趨嚴重,胃癌的發病人群以及年級都有往前移的現象,因此,有些胃癌早期症狀,年輕人也必須重視!
1.大便忽乾忽稀,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大便習慣及形狀也有所改變。大便後仍有便意。
2.上腹部持續酸痛,繼而有嘔吐、便血或便中帶血的現象發生。
3.腹部處有腫塊或丸粒。
4.長時期的消化不良或胃灼熱;因脹氣時常引起疼痛或痙攣。
5.胃口不好,特別厭食肉類。
6.體重減輕,體質下降,比平時容易疲勞。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發票9 10月胃癌症狀 脹氣發票號碼9 10月住院醫師 主治醫師北京天氣 10月體重減輕 癌症首爾天氣 10月沖繩天氣 10月耳塞式耳機 不舒服ipad4 10月胃癌早期症狀對發票9 10月德國天氣 10月神的禮物 14天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發票9 10月中獎號碼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發票9 10月2013發票9 10月對獎號碼2013發票9 10月
相關推薦
確診2護理師都打完第三劑了 張上淳令盡量匡列!「擔心傳播力比較強」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Omicron疫情爆發以來,出現最大警報!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12例本土個案,其中包括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2名專責病房的護理師,以及護理師的男友,共3人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由於染疫護理師照顧的5名確...
閱讀詳情 »要打第三劑注意!15日起重啟預約平台 一次只給約「一個禮拜」名額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Omicron疫情自桃機爆發開來,今(11)日最新已經連桃園的電子廠、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也都淪陷,出現群聚事件。預期搶打第三劑疫苗的人潮將更多,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宣布將在15日上午重啟1922預約平台,每次預約提供「一個禮拜」的時程,但不會發簡訊通知。...
閱讀詳情 »深信嚴格斷食才能「快速減重」瘦更快 35歲女撐2周已酮酸中毒還休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羡慕別人透過嚴格斷食的方法「快速減重」嗎?小心照著做,害慘自己!門診就有一名35歲女性,本身沒有任何慢性病史,因為生產後體重增加,一心想甩肉,恢復體態,採行藥物減重合併嚴格斷食,沒想到才執行2周,就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甚至因為意識模糊被家人送醫,診斷為酮酸中毒...
閱讀詳情 »花生醬保存不當潛藏毒素 醫師教你3招避險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整理 資料來源/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我在當總醫師的時候遇過一位70歲的男病患,他被家人帶來看診的原因是皮膚在兩週內開始泛黃, 而且半年來已經瘦了5公斤,胃口變得很差,很瘦沒有甚麼脂肪跟肉,肚子摸起來可以直接摸到肝臟的地方,也就是腹部右上邊的位置有凸凸硬硬的東西在裡...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