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怕價飆、怕農藥?這4類蔬菜適合颱風期間吃

颱風一來,蔬菜價格就飆漲,搶收蔬菜又有農藥超標風險,有些人索性以「多吃肉、少吃菜」來因應,其實有許多替代蔬菜是不錯的選擇,颱風期間,飲食還是要均衡喔!
怕價飆 怕農藥?這4類蔬菜適合颱風期間吃
根據衛生署建議,成人每天應吃三碟蔬菜,而一碟的份量是一百公克,相當於四分之三碗的蔬菜。因為蔬菜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維生素、礦物質及纖維質。董氏基金會營養組主任許惠玉表示,為了健康著想,每天應吃五份蔬果,最好包括紅、黃、白、綠、黑五種顏色。紅色食物如蕃茄、葡萄;黃色如胡蘿蔔、南瓜、蕃薯;白色如燕麥;綠色如菠菜、青花菜、綠茶;黑色食物則有黑木耳、香菇、黑芝麻等。即使颱風天,也還有許多食材可以搭配。



1.「少纖」有礙健康,颱風季節葉菜類價格太高時,可以吃金針菇、木耳、豆製品等,千萬不要讓蔬菜在餐桌上缺席。

►看更多:【小撇步】新鮮金針菇這樣挑



2.颱風期間不一定要吃生鮮蔬菜,玉米、紅蘿蔔、毛豆、豌豆等冷凍蔬菜,也保存了一定的養分,是過渡時期的最佳選擇;除了價格較生鮮蔬菜便宜,其採收過程也不會有因為「搶收」導致農藥殘留超標的問題。她建議,盡量找多元的顏色,因為大自然會用顏色來區分養分。

►看更多:毛豆又稱植物肉,還含8種必需胺基酸



3.也可選擇漲幅較小的根莖類蔬菜如洋蔥、蘿蔔、馬鈴薯、牛蒡等。

►看更多:【小撇步】壓頭掐尾,這樣挑新鮮洋蔥!



4. 或者需要去皮的蔬果,如絲瓜、冬瓜、鳳梨、香蕉等,通常比較沒有農藥殘留的問題;或者,只要在清洗時注意,先用清水大致洗過一遍後,再切除或剝除容易有農藥殘留的外葉、接近根的部分;若是葉菜,則要一片片分離後浸泡5-10分,再以清水沖洗一遍。

►看更多:5招挑選鮮嫩絲瓜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台灣好食材Fooding》】

相關推薦

台灣國產的新冠疫苗遲遲無法上市,從安全性來講,醫學是講究科學根據的,只有通過試驗,才能獲悉安全性的高低,這就取決於臨床試驗了多少人,試驗了多長時間。台灣施打的AZ疫苗(AstraZeneca),總體保護有效率70%,儲藏和運輸保存的環境都是在攝氏溫度2~8度,但是美國的輝瑞疫苗( Pfiz...

閱讀詳情 »

增加多巴胺就是增加行動力 除了血清素之外,另一個能讓身心感覺舒暢的重要神經傳導物質就是多巴胺。多巴胺主要負責人體的行動力以及強化我們的動機與積極度,如果體內缺乏這個訊息傳導物質就容易導致憂鬱症和成癮症。我們可以透過天然的方式提高體內的多巴胺合成率,你可以親身感受前後差異,當多巴胺提升之後,你的人生將...

閱讀詳情 »

隨著防疫措施升級調整,大小朋友待在家裡的時間變多了,家長們也多了陪伴和照顧的任務,除了需準備餐點,也要想盡各式活動讓小朋友開心度過居家時間,國民健康署鼓勵親子同做健康料理。多特瑞植物精油療法師潘以泓也提到,精油也能入菜,在《精油食尚:跟著坤大師學40道舒壓系料理》這本書也有40道食譜可供選擇。 精油...

閱讀詳情 »

爽爆新聞網/爆料中心報導 立委高金素梅在其FB和Youtube頻道上提到:這兩天,人民關心的是會不會封城?疫苗會一直來嗎?何時可以打疫苗?疫情可以控制下來嗎?而政府,用盡心思在如何撒錢紓困?如何收買人心? 特別預算不管是6300億或8400億,我相信,執政的民進黨政府想要的,都會拿到;但是,小老百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