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情緒篩檢如量血壓 定期測量防憂鬱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現代生活壓力大,許多人出現不同程度的憂鬱症狀而不自知,或是發現後卻缺乏醫療資源協助。董氏基金會表示,透過簡易的篩檢,有助於發現憂鬱情緒,民眾應把情緒檢測視如量血壓一般,常常透過智慧型手機或紙本篩檢,達到預防憂鬱症效果。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全球某些地區只有不到10%的民眾,可接受適當的憂鬱症治療,主因在於投入資源不足,缺乏專業人力;而依據美國ㄧ項研究發現,透過簡易的篩選,可幫助大學生發現憂鬱情緒,促進其適時處理。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葉雅馨主任指出,依據去年11月發表的「DS憂鬱情緒檢測」APP,分析下載超過4萬人次的使用情形,依照年齡,超過一半使用者在20至29歲之間,

50歲以上受測者則僅佔2.32%;她建議,對手機使用較熟稔的年輕子女,可利用APP工具,定期關心長輩的情緒狀況。

另從性別來看,該APP使用者,近7成是女性,葉雅馨提醒,在傳統觀念下,男性不易對外人吐露心事,因此更需要透過APP這類隱密性高的自我檢測,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

她說,這類篩檢就像量血壓、血糖一樣,需要時常測量且方法簡易,回答相關問題後即可得知自己的憂鬱指數,若指數超標,可依APP提供的求助資源或紓壓管道協助解決憂鬱問題,是個方便實用的心理健康自助工具。

與董氏基金會合作推出憂鬱情緒檢測APP的用心快樂社企執行長趙士懿指出,觀察APP下載人次之多,反應出社會大眾對心理衛生保健的需求,使用者不僅能定期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況,還可得到正確的方式排解壓力和負向情緒。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492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53歲的鄭女士受失眠所困已有10年,雖於早早上床準備睡覺,但凌晨2-3點才入睡,而早上6點又自動醒來,失眠時還有煩躁感及腳熱感,令她困擾不已。停經3年的她,腸胃不佳,常腹瀉、血壓低,頭暈是家常便飯,唇色及眼結膜常呈現蒼白。  收治病例的衛福部臺南醫院中醫科楊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婷報導)肝臟是人體重要代謝器官,但因為它沒有痛覺神經,許多肝癌都到了後期才被發現。健診機構院長納祖德表示,一般人都誤以為熬夜會引發肝癌,事實上並無直接關聯,反而是B、C肝炎帶原者,才是肝癌高危險群;而長期服用藥物,造成肝臟毒害,引發的肝腫瘤、新陳代謝異常和家族遺傳等,也都是引發...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汪芷安報導)衛福部11日舉辦「秋節有心 圓月有禮」中秋愛心伴手禮促銷展售記者會,總統馬英九、衛服部部長蔣丙煌親臨現場表達對身障朋友的支持,也由型男大主廚主持人詹姆士及郭士弘現場示範如何線上訂購公益月餅,邀請社會各界發揮愛心,以實際購買行動把愛傳出去,支持與鼓勵身心障礙者朋友在製...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