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想要與糖尿病一刀兩斷? 減重有辦法

想要與糖尿病一刀兩斷? 減重有辦法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劉先生104年12月接受縮胃繞腸微創代謝手術,目前手術後11個月身體狀況非常好,手術前BMI 25.6 (身高170公分,體重74公斤),劉先生本身有糖尿病多年,並有高血壓、高血脂問題,還有因重症肌無力而需要定期服用類固醇。外表整個人乍看之下沒問題,但其實身體已經亮起紅燈,後來決定接受腹腔鏡縮胃繞腸手術。

術後重拾良好生活品質

手術後劉先生體重一直維持在62公斤,維持BMI 21,非常標準,除了體重回到標準值,重拾良好的生活品質,手術後初期以走路為主要運動,循序漸進,最近已經開始加入重量訓增加肌肉量,每天早上到健身房舉啞鈴、仰臥起坐、游泳20公尺來回6趟、三溫暖,現在可以正常散步、運動,身體狀況變好也無須再服用糖尿病藥物,連重症肌無力的類固醇都減量一半以上,整個人脫胎換骨!

減重手術有機會治癒糖尿病

中國附醫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院長黃致錕表示,過去治療第二型糖尿病,除了初期可以飲食或運動改善之外,只能以口服降血糖藥物或施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並沒有辦法完全治癒糖尿病,而長期的糖尿病引發的腎衰竭、視網膜病變、心血管阻塞更是難以解決之痛。但最新的研究發現,以前用來治療肥胖的「減重手術」有機會治癒糖尿病。

根據過去美國及台灣研究發現,減重手術確實可讓第二型糖尿病獲得改善。黃致錕院長指出,如果病患較年輕、罹病時間較短、尚未使用胰島素,施行減重手術後,不再需要服用任何降血糖藥物的機會很高。

愈早治療 愈早擺脫糖尿病

但如果罹病時間超過10年、施打高劑量的胰島素患者,雖然術後血糖會改善,但可能仍須服用少量藥物。手術前須先檢測患者胰島功能,胰島功能好的病人,術後效果也更好。也就是說年紀愈大,罹患糖尿病時間愈長,治療效果也會愈差。黃致錕院長建議民眾愈早治療,可愈早擺脫糖尿病困擾。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98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詹舒婷/台南報導】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快,國家發展委員會預估2026年高齡人口會超過2成,代表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社會。隨著天氣逐漸轉冷,流行性感冒是台灣冬季盛行的傳染疾病,且流感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除了咳嗽、流鼻水或喉嚨痛等症狀之外,還會伴隨高燒不退、倦怠無力、肌肉酸痛等症狀,病程也比較長...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膽囊是人體重要消化器官,台灣每年約有千人罹患膽囊癌,但國內幾乎沒有針對膽囊癌的相關研究。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李美璇,測量血清中常見的金屬,分別發現12種及6種金屬與膽囊癌及膽結石有關;少見針對膽囊癌的分析,也讓這篇研究剛出爐不久,就立刻刊登在研究肝臟疾病的重要...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彰化報導】40歲李先生為1名鎖匠,幫人換鎖或打造精密鑰匙時,常需借助LED強光,並單眼直視鎖孔內構造,日前右眼霧茫茫,前往診所檢查後確診為白內障,且病灶位置就在眼中央,增加手術難度。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副院長暨眼科主治醫師林浤裕表示,鎖匠李先 生因長期使用右眼直視L...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花蓮慈濟醫院承接花蓮、臺東地區兒少保護醫療中心計畫,連結花東兩地社政與醫療網絡合作,不僅舉辦包括驗傷採證技巧、保護個案共案輔導、心理創傷服務等二十八場次的交流研習會,還保護了三十二位的受虐兒。兒少保護區域醫療整合中心主任張雲傑表示,過去這一年著重在醫療網路的連結與社工人...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