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慢性病友吃粽 搭配蔬果減油鹽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5月5慶端午,享受一年一度的粽子美味同時,可別一顆接著一顆造成身體負擔;營養師提醒,尤其慢性病病友,挑選粽子更應睜大眼睛,注意食材和烹調方式,選擇少油鹽、多五榖的粽子,少用果糖、甜辣醬等醬料,同時搭配蔬果一起下肚,讓端午吃粽健康不放縱!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營養科營養師陳淑美表示,市售每粒粽子因內容物不同,熱量約從250大卡到660大卡不等,多吃會造成身體負擔;她說,一般民眾在購買粽子時,儘量選擇有標示餡料內容及營養成分的,一顆約熱量250-350大卡較適合,若份量較大,可與家人一起共享。

至於慢性病病友該如何吃粽?陳淑美建議,糖尿病友應控制每餐總醣量,一顆粽子約含40-60克醣量(相當於3分之2至1碗飯),選擇糙米、五穀米、燕麥、薏仁等雜糧粽較佳,同時搭配蔬果,增加飽足感並減緩血糖上升。另外,鹼粽沾的糖粉、果糖都會影響血糖、血脂,可使用代糖或果寡糖替代;而桂圓紫米粽乍聽之下很健康,其實含有60克醣量,須酌量食用。

高血脂病友可選擇內餡為瘦肉、乾魷魚、蒟蒻、豆乾等,取代五花肉與鹹蛋黃,另外搭配少油烹調的菜色,控制總油脂及飽和脂肪攝取;高血壓病友則需避免內餡有蘿蔔乾、筍干、鹹蛋等高鈉食材的粽子,可參考營養標示選擇含鈉量較低的粽子,如燕麥五穀粽,並少沾甜辣醬,搭配蔬果,增加鉀攝取,有助於控制血壓。

此外,消化不良的人應少吃糯米,建議依個人身體狀況淺嘗即可;減重者則除了控制每餐總熱量,吃粽也建議搭配蔬果增加飽足感,若熱量超標,可增加運動量來消耗多餘熱量。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793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新冠病毒疫情越演越烈,台灣也出現第1例死亡個案,消息公布後,藥局外面排隊購買口罩的人潮更多,許多人惶惶不安,擔心被感染,甚至影響睡眠。   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最近幾個月來,新冠肺炎已經成為門診患者主要的壓力來源,9成身心疾病患者擔心疫情影響健康,甚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全球COVID-19(武漢肺炎)死亡人數不斷攀升,台灣也出現第1例死亡個案。同時更令人擔憂的是,目前國內已出現2例無症狀感染者。對此,台灣大學副校長、衛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台北區指揮官張上淳表示,陸續出現無症狀感染者,難以繼續圍堵,此時,減災就變成必要政策,盡量將傷害...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在這波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下,街頭幾乎人人戴口罩,藥局前排滿購買人群。然而,口罩雖阻擋空氣的病毒,是否有想過病毒其實是從雙手進入身體?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澳洲新南威爾斯大學2016年研究發現,大部分人每小時不自主會摸臉約23次,如果手沒有徹底洗...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2020台日再生醫學與細胞治療高峰會,日前在台北榮總舉行,院長張德明親自主持開幕儀式。總統府國策顧問,同時也是台灣日本科技交流協會主委的何美玥女士出席見證高峰論壇的歷史性時刻;日本方面則由「公益財團法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台北事務所」首席代表星野光明Hoshino Mit...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