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我十年腸癌爆增達十五萬人

我十年腸癌爆增達十五萬人(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台灣,食物雖多元化,蒸炸炒煎等樣樣俱全,可說是全世界的「食物大熔爐」,雖能一飽民眾口福,並且成為我國的一大觀光特色,但也讓國人罹患大腸癌的人數不斷攀升!根據統計,我國大腸癌患者,十年之間累計增加156,340人,人數已達一個縣轄市人口標準,失控的數字,令人咋舌不敢逼視,此外,另一份來自台灣乳酸菌協會及亞洲乳酸菌聯盟的研究指出,因飲食習慣不佳,我國的腸胃道比起日本人來說,髒近三十倍,顯示台灣人飲食習慣的偏差,早已不可言喻!

 台灣人腸道好菌僅日人1/3

台灣乳酸菌協會歷經數年研究,動員亞洲5國10城市,透過便便DAN篩檢方式發現,台灣民眾的腸胃菌相特性集亞洲城市之大成,但值得注意的是Enterobacteriaceae(腸桿菌)竟為日本人的30倍!此外C. perfringens (產氣莢膜梭狀芽孢桿菌),也多達日人的15倍。而代表好菌的雙歧桿菌,卻僅有日人的1/3數量。

探究其背後原因,飲食習慣為導致腸胃菌體失衡的主因,台灣人外食比例高、又傾向油炸、燒烤、高油脂、多肉少蔬果的狩獵型飲食偏好,再加以高壓忙碌的生活型態,使得腸胃菌叢改變,進而失衡,並且提高罹患腸癌的風險。對此,台灣乳酸菌協會榮譽董事蔡英傑教授提出「腸」命百歲的簡單五招,希望能保腸保健康,避免民眾遭腸癌纏身:

1)好順飲食,多喝水,少紅肉,每日五份以上蔬果/攝取全榖、根莖類等高纖食物,纖維質是找回潔淨腸道的最佳幫手,膳食纖維更有吸附毒素的效用,可降低大腸癌發生機率,幫助好菌停留體內。

2)好菌補充,多喝優酪乳/每日飲食指南建議1.5~2杯低脂乳品,對現代人來說,優酪乳是一舉兩得的選擇,既能獲得乳品營養素,又是補充好菌最便捷的方式,開始時建議飯後喝,養成天天喝的習慣後,隨時皆是飲用時機,並建議要選擇有國家健康認證的優酪乳,及通過耐酸與耐膽鹽測試的菌種。

3)好動健康/運動是健康的基本,成人應依照運動333原則,即每周3次、每次30分、心跳達130以上,不僅僅對腸道好,更對身體全面健康有幫助。

4)好吃慢食,飲食細嚼慢嚥/保持進食好心情,用餐時的情緒會造成食物於體內的影響,建議進食時保持放鬆和良好的心情,盡量別誤餐、暴飲暴食,避免消化不適。

5)好便養成,每日固定排便習慣/除配合飲食外,每日定時「蹲」一下廁所,讓腸胃養成固定排便習慣,讓毒素勿停留在腸道太久。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抹茶控們,你們真的了解抹茶嗎?事實上坊間充斥著「假抹茶」,很可能你只是「綠茶粉控」,一直以來都喝錯了!一杯濃綠的抹茶,美妙的滋味究竟從何而來,它有什麼綠茶與咖啡難以企及的健康益處?又該怎麼買、怎麼泡才對?5 個抹茶小知識整理給你,從今以後當個真正的抹...

閱讀詳情 »

上班族工作一忙就整天坐在位子上,生活壓力大導致三餐不定時,或是經常外食、暴食,甚至是亂食。長期累積下來,身心靈都覺得好悶,連肚子也像裝了幾千斤的大石頭一樣沈重。一想到這裡,被工作與競爭夾擊的各位,是不是又更Blue了呢? 想在忙碌、快節奏的生活中兼顧健康,讓腸胃順利「咕嚕咕嚕」、幫身體維持好代謝有...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台灣人熟知的「大冰奶」一直有「通腸神器」的傳說,號稱比瀉藥還有效。儂編也是在聽了種種謠言後,以後到早餐店都只敢點紅茶或豆漿。別怕,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食藥好文網」替我們分析了大冰奶背後的通腸秘密,及兩個簡單小調整以減少跑廁所的機率。一起從大冰...

閱讀詳情 »

TEXT/Bella.tw儂儂 PHOTO/網路 你知道秋季是台灣高山蘋果的產季嗎?蘋果營養價值高,選擇本土、本季產的農產品更棒──又堪稱台灣進口水果之王,受歡迎的程度,幾乎沒人會質疑蘋果的美味與健康。儂編今天就帶你來了解一下蘋果,看看「一天一蘋果,醫生遠離我」這句話以統計學來看到底是不是真的,怎麼...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