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打破抗生素迷思 遵醫囑三不政策保健康

徐先生因手指割傷,削掉一小塊肉,至急診室求醫,醫師開立外用塗抹及口服抗生素,徐先生因擔心抗藥性,所以排斥服用抗生素,求助新竹市衛生局,希望有更好的處理方式。衛生局洪士奇局長表示,會造成人類感染的來源很多,包括有細菌、病毒、黴菌與寄生蟲等,而抗生素主要是針對細菌感染,非細菌所造成的感染是無法藉由抗生素來治療的。經醫師診斷處方及藥師評估,遵醫囑按時服用抗生素可以避免抗藥性,民眾勿因擔憂而延誤治療時機。

民眾經由報導及宣導,得知台灣使用抗生素產生抗藥性的問題令人擔憂,所以對醫師開立抗生素也產生抗拒。一般來說,醫院會設有感染控制委員會評估到院看診病人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也會設立使用原則,民眾可以放心服用藥物,但是要注意:(1)領藥時,確定服用的藥物中,是否含有抗生素?哪一顆是抗生素?(2)固定時間服藥,讓體內的抗生素足夠濃度一舉殲滅細菌。(3)務必服用完整療程。 固定間隔服藥,讓體內的抗生素濃度保持衡定,避免因服用時間太短造成細菌殺不死的後遺症,必要時返診覆檢,以確定細菌已被徹底根除。

新竹市衛生局再次提醒大家,抗生素「三不政策」:(1)不自行購買:須有醫師的專業判斷,切勿自行至藥局購買。(2)不主動要求。(3)不隨便停藥:按時服用抗生素完成療程,勿因改善而自行停藥,會造成細菌有機會產生抗藥性。倘若不正確使用抗生素的行為持續下去,細菌在物競天擇的定律下,勢必會衍生出更多的強勢菌種,使得所有的抗生素全然失效,屆時人類必定會淪落到無藥可用的地步!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 2013/02/04

健康醫療網: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7995

 

打破抗生素迷思 遵醫囑三不政策保健康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經常熬夜的年輕人要小心了!最近有不少二十多歲年輕人因為經常熬夜,因而發生腦中風病況;雖然只是小中風,都及時獲得治療,但卻對健康已造成傷害,而且未來再次中風的機率會比一般人要增加4至5倍。 腦中風年齡層有下降現象 提到腦中風,大家可能都認為是中高年齡層才會出現的問題,沒...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77歲的張先生,去年開始脾氣變暴躁,且經常忘東忘西,記憶也開始出現錯亂,半夜甚至不睡覺、吵鬧,家人察覺有異,帶至醫院檢查發現,有初期失智症症狀;經過住院調理後,不論情緒、睡眠都漸趨穩定,且飲食狀況也恢復正常。 6科共同照護 雙和醫院失智症病房主任李耀東表示,該院今年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肺癌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之首多年,日前金馬影帝柯俊雄因肺癌病逝,讓國人再度關注這個疾病。肺癌防治最重要的是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若晚期發現,也不必灰心喪氣,藉由標靶藥物治療,7成以上的患者可以有不錯的效果。目前健保給付多種標靶藥物,病人可視自身情況進行選擇,打造最符合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 時逢進入流行性感冒的高峰時期,除了需要小心感染流感外,更要注意流感後併發的細菌感染,若不小心可能會威脅性命! 高齡82歲的楊先生,平時患有心臟方面的問題,某日出門,突然感覺一陣暈眩便昏倒在路邊,經善心路人協助送醫。檢驗後發現竟是流感併發肺炎鏈球菌感染,白血球甚至飆高到...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