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拿醋泡這九件東西,功效神奇!特別最後一樣!竟然讓我頭髮變黑,甚至三高都下降了!!

拿醋泡這九件東西,功效神奇!特別最後一樣!竟然讓我頭髮變黑,甚至三高都下降了!!

 

圖片來源 示意圖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醋是人們常用的調味品,也是一種保健食品,其藥用價值非常高。

 

中醫認為,醋,味酸微苦,性溫,有散淤、止血、解毒、殺蟲等功效。現代醫學研究證實,醋不但能助消化,增加食慾,還可降低血脂和血糖,並能抑制腸道內的毒素對人體的影響。

 

醋泡洋蔥

 

洗淨一個洋蔥,剝去外皮切成薄片,放到微波爐裡加熱大約2~3分鐘,再將洋蔥放到容器裡,加入5大湯匙食用醋,然後放在冰箱裡。第二天早晨即可食用。每天早餐用這種洋蔥佐食,可有效排毒養顏,降低血糖,並使體重減輕。

 

醋泡花生米

 

拿醋泡這九件東西,功效神奇!特別最後一樣!竟然讓我頭髮變黑,甚至三高都下降了!!

 

將花生米浸泡於食醋中,一日後食用,每日2次,每次10~15粒。長期堅持食用可降低血壓,軟化血管,減少膽固醇的堆積,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保健食品。

 

醋泡香菇

 

將潔淨的香菇放入盛器內,倒入醋放冰箱冷藏,一個月後即可食用。醋浸香菇能降低人體內膽固醇的含量,改善高血壓和動脈硬化患者的症狀。

 

醋泡黃豆

 

將炒熟的黃豆放入瓷瓶中,倒入食醋浸泡。黃豆與食醋的比例為1:2,嚴密封口後置於陰涼通風乾燥處,7天后食用。每次15~20粒,每日3次,空腹嚼服。有助於預防高血壓與降血脂、降膽固醇,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醋泡大蒜

 

將乾淨、去皮大蒜瓣放水中浸泡一夜,濾乾倒入食醋浸泡50天后即可食用。每天吃2~3瓣。醋泡大蒜,並飲用經稀釋3倍的醋浸汁,可解熱散寒、預防感冒,有強身健體之效。鼻炎患者可用一小瓶口的瓶子裝入醋泡大蒜的醋汁,每晚看電視時,用鼻子聞聞,半月後即可見效。

 

醋泡海帶

 

將海帶切成細絲,按1:3的比例加食醋浸泡,冷藏10天,即可食用。海帶含有豐富的鈣、磷、鐵、鉀、碘和多種維生素,具有強健骨骼、牙齒,防止軟骨病和改善高血壓症狀等功效。

 

醋泡雞蛋

 

取米醋適量,裝入大口杯或大瓶中,將洗淨的雞蛋1枚,浸泡在醋裡。經過24~48小時,蛋殼便全部溶解。將雞蛋取出,用筷子挑破軟皮,把蛋黃、蛋清攪勻,即為醋蛋。醋蛋可補充蛋白質,降脂、降壓、軟化血管,能預防老年人心血管疾病。

 

醋泡冰糖

 

將冰糖搗碎後浸泡於食醋中,浸泡2天待冰糖溶化後即可服用,咳喘多痰者在早飯前、晚飯後可服10~20毫升,有良好療效。

 

醋泡黑豆

 

將黑豆洗淨裝於罐內,倒入米醋浸沒黑豆。如豆將醋吸乾,可再加醋。時間久了醋上面會長膜,可將膜扔掉,如醋渾濁,重新換醋。放置陰涼處或冰箱冷藏保存10天后即可食用。每次吃5粒黑豆,1日3次,飯後嚼碎嚥下;如能將泡過豆的醋喝掉,效果更佳。此方能軟化血管、擴張血管、促進血液流通、降壓、烏髮,對治療高血壓、糖尿病、白髮、過敏症等都有一定療效。

 

拿醋泡這九件東西,功效神奇!特別最後一樣!竟然讓我頭髮變黑,甚至三高都下降了!!

 

醋泡食物由於物價低廉、操作簡單、適用性廣、實用性強,而且療效明顯,非常值得大力提倡和推廣,願大家平日適量吃些醋泡食物,定能有益於健康長壽。

 

文章來源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赤裸著上身,乳癌患者寶齡背對著鏡頭,張開雙手,迎接蔚藍的海水與天空。這張名為「擁抱」的攝影作品,讓她獲得第4屆「捕捉希望」數位攝影比賽癌症病友組的首獎。由癌症希望基金會與羅氏大藥廠共同主辦的「捕捉希望」數位攝影比賽,11日下午於華山創意文化園區舉辦頒獎典禮,這次總共收到22...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肝疾是台灣國病,常見肝癌,但胰臟癌卻不多見。34歲男子連續兩周出現紅茶尿,臉色變黃,自覺胃口變差,吃不下東西,兩個月瘦了八公斤,到醫院檢查,原以為肝出問題,沒想到卻是比肝癌更棘手的胰臟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林聰蓉指出,胰臟癌的預後情況相當差,由於早期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隨著科技進步,台灣美容醫學非侵入式瘦身療程於今年再添一枚生力軍!據瞭解,這台由美國FDA認證的新溶脂儀使用的是聚焦超音波能量,已在二月份通過台灣衛生署非侵入性溶脂儀認證,在台開賣不到一週,就造成醫師群的搶購熱潮;市場專家預期,此台聚焦超音波無創溶脂儀,將可能為台灣醫學美容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周蘭君報導)因應H7N9流感疫情增溫,教育部呼籲各級學校需加強宣導H7N9流感相關防治措施。一、成立教育部H7N9流感應變小組;教育部於H7N9流感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成立當下,亦已配合成立H7N9流感應變小組。教育部指示各級學校、所屬館所成立防疫小組,隨時注意疫情資訊,採取適當防疫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