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挑戰「微米之差」! 56歲女重見光明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郁梵報導)今年56歲的陳女士過去雙眼視力退化嚴重,明明走在家中平坦的地面上,但雙眼看下去卻是凹凸不平的地面,導致時常走路不穩甚至跌倒,並感覺眼前總是有一層霧,雙眼近乎失明且疼痛不已。就醫檢查後,確診罹患「眼角膜內皮細胞失養症」(Fuchs endothelial dystrophy),所幸在接受眼角膜內皮細胞移植手術後復原良好。

負責收治陳女士的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醫師沈姵妤表示,角膜內皮細胞是維持角膜含水量穩定的主要結構,數量不足將造成角膜水腫,有時會伴隨疼痛感,好發於中年以上婦女族群,患者可能同時雙眼都會有這樣的症狀。不少病患是先天就有,只是這個疾病並不會一出生就發病,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直到中年後才會出現症狀。

沈姵妤說明,「眼角膜內皮細胞失養症」一般是早晨起床時比較嚴重,可能中午又會清晰一些,然後晚上又開始模糊;標準症狀是感覺光暈、眩光、視力減退,且有疼痛感。以往多半會採取「全層眼角膜移植手術」治療角膜病變造成失明的病患,讓病患能重見光明。然而在進行全層眼角膜移植手術時,必須先移除病患本身正常的角膜組織,角膜也要做360度的縫合,導致不少患者在手術中會出現猛爆性大出血、容易併發內皮細胞的排斥,與縫合後產生高度散光等問題,因此,「分層角膜移植手術」便成為新的選擇。

沈姵妤指出,「分層角膜移植手術」就是將原來五層的眼角膜,依照患者病情分割成五層、個別使用在不同患者身上進行移植手術。台北慈濟醫院最近完成「眼角膜內皮細胞移植手術」(DSAEK)首例,在尖端醫學科技的輔助下,以一次手術成功到位,並同時治療「白內障」,減輕病人多次手術的痛苦,且患者預後恢復良好。

然而,分層眼角膜移植手術並不是一件簡單的技術,常因角膜貼合度不良必須再進行二次手術。沈姵妤強調,傳統「全層眼角膜手術」所移植的厚度為 520-540微米,但「眼角膜內皮細胞移植手術」(DSAEK)厚度僅109微米,角膜薄度是原來眼角膜的五分之一,手術難度極高。不過,「分層眼角膜移植手術」不僅具有可降低病患本身對全層移植的排斥、縮短癒合時間、改善視力效果等優點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讓捐贈者的角膜幫助更多病患。

像是案例中的陳女士,術後一週便恢復視力,且沒有出現任何不適現象,看東西也比以前更清楚了,同時平衡感恢復,看地板也不再凹凸不平,更不需要別人攙扶行走。重見光明的她不僅開心,也非常感謝沈醫師精湛的醫術,更感恩捐贈者的奉獻,讓她能有機會「重新看到了每個人的燦爛笑容!」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271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70歲的王伯伯從未有頭痛病史,但1個月前開始出現太陽穴附近頭痛,有時像血管在搏動,用手觸碰太陽穴附近時也會有腫脹壓痛感。最近吃飯時咀嚼時,王伯伯覺得臉頰兩側疼痛,吃不下東西,甚至出現肩頸部位的肌肉僵硬和痠痛,整個人很倦怠。飽受疼痛之苦的王伯伯前往神經科就醫,住院進一步診療。...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當孕婦本身無糖尿病病史,但在懷孕時,因胎盤分泌的荷爾蒙促使胰島素功能下降,這時就會導致血糖濃度異常升高等代謝問題,也就是所謂的妊娠糖尿病;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婦產科主任陳麗琴指出,尤其現代人因晚婚、飲食習慣、肥胖等問題,造成臨床上出現妊娠糖尿病的孕婦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罹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一名職業婦女,因為工作忙碌,一家三口三餐都外食,在長期青菜量攝取不足下,全家都深受便秘所苦。現代人生活繁忙,以外食為主的家庭為數不少,安南醫院大腸直腸外科尤昭傑醫師指出,門診越來越多病患因便秘求診,導致便秘成因多,撇除其他病因,單純就腸胃蠕動不良者,會建議從調整生活作息...

閱讀詳情 »

鄧紫棋成功甩肉,社群頻頻大秀火辣身材,讓人好羨慕!他分享秘訣就是吃燕麥,其實這種隔夜燕麥罐(Overnight Oatmeal)已經名列許多歐美名人、名模的瘦身菜單,只要早餐吃一罐,很快就能吃出小蠻腰!而且配色繽紛美麗,讓人食欲大開,做起來也只要簡單幾個步驟呢!▲圖片來源:hungry-girl....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