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會不會得牙周病? 有這2種菌機率高

會不會得牙周病? 有這2種菌機率高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基因檢測正夯,口腔也有基因檢測服務。只要蒐集2cc唾液即可檢測口腔菌種,評估罹患牙齦炎、牙周病的風險。牙醫師指出,造成牙周病最常見的是轉糖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2種細菌。

 

口腔有200多萬種細菌

牙醫診所院長張淑君指出,口腔內高達200多萬種細菌,罹患齲齒、牙齦炎、牙周病的原因,通常是由數百種細菌造成,最常見的是轉糖鏈球菌(Streptococcus mutans)、牙齦卟啉單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牙菌斑藏有細菌易蛀牙、患牙周病

張淑君院長表示,罹患蛀牙的原因主要是吃完食物後,會導致糖分附著,使細菌大量繁殖產生具有黏性的酸性物質,也就是牙菌斑,進而讓牙齒表面脫鈣、破壞琺瑯質,久而久之就會蛀牙,而牙菌斑中也有很多細菌,容易造成牙齦炎及牙周病。

 

牙周病高危險族群 3個月口腔檢查1次

張淑君院長強調,口腔保健應從小做起,學習正確的貝氏刷牙法,飯後10分鐘內一定要潔牙,可搭配牙線、無酒精成分的漱口水,建議有家族史、抽菸、糖尿病等牙周病高危險族群,最好每3個月定期口腔檢查,一般民眾半年檢查一次。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12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嬰幼兒是否應該乘坐安全座椅?又要從多大開始使用?如何使用?你知道嗎,小小的安全座椅可以隱含大學問! 馬偕醫院小兒科部主治醫師張龍表示,新生兒從醫院出生後,媽媽休養幾天後出院時若有搭乘車輛就該將新生寶寶躺臥於汽車安全座椅中,所以從寶寶的出生時起,就該使用安全座椅。 「乘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正值青春期中的女孩們,無論是心理上亦或身體上,都處在旺盛的發育階段,而青春期女孩的生長發育直接影響著日後的健康狀況。為了使青春期的身體發育良好,在飲食與日常生活應注意什麼呢?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科醫周宗翰醫師表示,青春期女孩易養成不定時進餐及暴飲暴食習慣,損壞腸胃並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植物人甦醒機率可預測?北醫大與雙和醫院共同推動「植物人與意識損傷病患計畫案」,將透過高階診斷儀器PET、fMRI,掌握患者的殘餘腦活動程度,在患者腦功能惡化前給予投藥治療,日後植物人甦醒機率相對提高。台北醫學大學與雙和醫院成立「大腦與意識研究中心」,由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一名患者因意外膝蓋受傷至診所求醫,診所醫師建議轉至醫院急診,當患者抵達醫院時,院方早已獲知患者病況,並安排好手術治療,這是壢新醫院首創的「雙主治醫師制度」,透過完善的雙向轉診制度,可大幅縮短疾病診斷及判讀的治療黃金時間。壢新醫院社區醫學部副部長陳聲平表示,該院從2002...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