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有一天我的私處開始流出青黃色的液體,到了醫院檢查後,才發現了自己竟然...

有一天我的私處開始流出青黃色的液體,到了醫院檢查後,才發現了自己竟然...
網友在Dcard PO文最近私密處都會有黃綠色的分泌物流出,

性行為時經常出血,至醫院做抹片檢查才知道病變很嚴重是17級

醫生之後再次幫原PO做切片確認,過程中頭暈噁心,一個禮拜後確定是子宮頸癌前病變,痛苦的康復過程讓她奉勸網友定期做抹片檢查。

 

網友回應

有一天我的私處開始流出青黃色的液體,到了醫院檢查後,才發現了自己竟然...

「你認識清水健嗎?」

「我懷疑他那次合作的對象就是你哈哈哈哈哈」

「我最近也在等報告」

 
想分享自己的經歷
希望各位女孩也要注意
 
-
 
事情發生有一段時間了
私密處經常會有黃綠色的分泌物
我一直都沒有多想
去診所看醫師 醫師說是發炎
塞塞劑 吃個藥
後來和男友有性行為時經常出血
血的顏色沒有那麼鮮豔 偏褐色
之後又看了兩次 醫師都說是發炎
但還是有一樣的問題 所以我就換了個醫師看
她聽一聽建議我直接做子宮頸抹片檢查
有問題的話早點發現 沒問題最好
後來其實我很掙扎 因為我超怕痛
醫師一直跟我說要檢查
我才答應檢查的
後來才發現抹片檢查是不會痛的
醫生 內診時就和我說
我的細胞好像病變了 肉眼都看得到
不過還是沒關係 先送去檢查 要我等兩個禮拜報告結果
天知道我等待的時間多煎熬
但報告比醫師說的快 一個禮拜就好了
診所打電話來和我說 報告檢查有異常 要我趕快回診所
醫師一看到我就說 妳坐好 我慢慢跟妳講
我聽到這句真的都快哭了
醫師說 我抹片檢查病變很嚴重 是17級
還有可能是CIN3
 
有一天我的私處開始流出青黃色的液體,到了醫院檢查後,才發現了自己竟然...
 
醫師要我再做切片確認
當下我的腦子真的一片空白
然後處在一個極度焦躁和緊張的心情
我開始頭暈噁心 這是我第一次體會快暈倒的感覺
眼前發黑 世界旋轉 冒冷汗
深呼吸 喝個水 我就內診做切片了
切片的感覺蠻不舒服的 但不是痛
就是很痠很痠的感覺
後來醫師要我再等兩個禮拜 也許更快
一個禮拜後報告出來了
一樣回診 確定是子宮頸癌前病變
是CIN3重度病變
要我轉到大醫院動個小手術
 
-
 
像原子彈在我腦袋中爆開的感覺
我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會在我身上發生
我覺得我一直都還算是一個很健康的人
我無法想像要是再晚個幾年發現 我的人生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也不敢拖 馬上去醫院掛號
主治醫生看到我的轉診單
然後一樣內診幫我確認
後來就跟我說必須動個小手術
說著有點心酸
我在自己畢業後馬上送了自己這個畢業禮物
 
-
 
到了開刀當天
邊想其實就都很想哭 很害怕 很無助
直到進手術室
護士姊姊告訴我要先吊點滴
我的天我真的超怕針筒
一直不停問她會不會痛
我發現 點滴真的比抽血還不痛
後來就陸續問我一些問題 邊打麻醉
我最後只聽到 我們要換床了
然後我就昏睡了
到我醒來的時候已經開好刀在恢復室了
昏昏醒醒的等到麻藥退掉
之後開完刀也不會痛
什麼感覺都沒有
只有下體被塗了一堆優碘
我懷疑我只是去睡一覺的哈哈
後來 被交代 回去要多躺著 不能拿重物 只能沐浴
但我真的超級躺不住
所以就送了一次急診
被罵死了我之後就乖乖躺著了
 
-
 
現在身體已經好了
只是後續還要再追蹤
希望我之後就健健康康的了
追蹤沒問題就要打疫苗了
現在新推一個子宮頸九價疫苗 有女孩想打要去醫院詢問
價錢大概是14000 貴貴的
但為了保護自己 很值得
 
-
 
請各位女孩真的不要忽略自己身體發出的警訊
有性行為後 記得定期做抹片檢查
有問題才可以提早發現
然後就診時 盡量還是找人陪伴 才不會那麼無助
我獨立習慣了 除了開刀家人陪同 其他都是自己去的
最後
希望大家身體健健康康的
這是我們最大的資本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男赴菲律賓工作,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但返台後卻出現症狀確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1024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去年12月中旬至菲律賓工作,返台13天後卻出現嗅味覺異常情形,採檢確診。 中央流行...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陳時中今(29)日在立法院質詢台上透露原談妥採購500萬劑BNT疫苗,因遲遲等不到德國原廠換約回應「機會越來越小」,外界關注國內疫苗採購布局是否還足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下午強調,台灣現階段能掌握疫苗數量約3千萬劑,仍符合65%優先接種對象的目標...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內首批開打的11.6萬多劑AZ疫苗,最快周三宣布開放下一階段醫事人員接種!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29)日證實,指揮中心本周將召開專家會議討論,最快周三有可能宣布開放擴大全部醫事人員接種。而疫苗開打一周以來,最新又多通報3件不良反應事件,讓不良反應事件累...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愛上運動中心運動、健身的,可不只有年輕人而己,台北市的大同運動中心在每日公益時段的銀髮長者來客量就衝破2000人次!也因為上門運動的銀髮族眾多,台北市大同運動中心更化身台北市內首座的失智友善運動場館,從櫃台高度、指示牌字體放大,再到員工全面接受失智識能教育訓練,要讓失...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