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死亡之吻!!!別亂親寶寶(我們有責任轉給親人朋友)

死亡之吻 別亂親寶寶(我們有責任轉給親人朋友)

  
為寶寶健康,習慣需改變
  
爺爺「吻死」了新生兒,真有這樣的可能性嗎?「是有這種可能性,但不能斷定微博中這名新生兒的死因一定是來自爺爺的親吻。」據市疾控中心皮膚科醫生告訴記者,嬰幼兒感染金葡菌的臨床案例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見,新生兒因為自身抵抗力較弱,感染機率本來就較高,感染途徑也很多,可能來自所在的周邊環境,也有可能來自與大人的接觸。一般而言,其通過皮膚途徑感染的可能性相對較大。
  
據瞭解,微博中提及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致病菌,如果感染侷限(膿疱疹)尚不構成危險,但要積極處理。如果感染擴散,尤其是形成敗血症,就非常危險了,直接後果是引起化膿性腦膜炎。
  
此外,在親吻寶寶時,成人很可能把自己口腔裡帶有的病菌、病毒,尤其是經呼吸道傳播的病毒、病菌傳給寶寶,使寶寶染上結核、腦膜炎、感冒等傳染病。此外,經常親吻寶寶的嘴,還會使寶寶口水增多,影響消化功能。因此,在走親訪友時,要格外留神,儘量避免他人隨意親吻寶寶。像感冒、流行性腮腺炎、扁桃體炎、肝炎、結膜炎、口腔疾病等,都可能通過親吻傳染給寶寶。
  
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一些喜歡隨意親吻寶寶的市民最好還把這習慣改一改,另外,在親吻或撫摸寶寶前,最好洗臉洗手。


  
出現七種情況不宜親吻寶寶
  
新生兒免疫力和抗病力低下,媽媽傳達母愛的吻帶來的未必全都是甜蜜和溫馨,也可能釀成致命悲劇,尤其是在下列七種情況下,不宜親吻寶寶。
  
1、出現水皰
  
媽媽如果在面部、唇角、眼睛、手足等部位,出現米粒大小的水疱,幾個或十幾個連在一片,並且伴有發熱或局部淋巴結腫大,就應警惕是否感染「單純疱疹病毒」 。「單純疱疹病毒」可通過親吻等方式傳播,對成人危害並不十分嚴重,卻可能對嬰兒致命。
  
2、濃妝淡抹

化妝品不少都含有鉛、汞等化學物質,如果媽媽不卸妝就親吻寶寶,這些有害物質就會進入寶寶體內,可能引起接觸性皮炎、慢性鉛中毒等病症。
  
3、傷風感冒
  
由於寶寶的抵抗力弱,免疫力差,稍不注意就可能被感冒病毒感染,因此媽媽即使只是出現輕微感冒症狀,比如輕微的頭疼、咽痛,也應避免相互親吻等親暱之舉。
  
4、口腔疾病
  
親吻是直接的口唇接觸,如果媽媽本身有口腔疾病,如牙齦炎、牙髓炎、齲齒等,口腔中就會有大量致病病菌存在,通過親吻寶寶,這些病菌就會進入寶寶的口腔,引發寶寶的口腔疾病或其他併發症。
  
5、出現皮疹
  
許多年輕媽媽小時候沒有得過麻疹,所以本身是麻疹的好發人群。麻疹患者是​​此病惟一的傳染源,病毒能通過口腔飛沫傳播。而兒童本身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母子間的親吻很容易傳染此病。
  
6、拉肚子
  
拉肚子雖然是腸道傳染病,但致病的細菌是通過口腔進入腸道的,因此帶菌者的口腔也是傳染源。
  
7、攜帶具傳染性的肝炎病毒
  
如果媽媽是肝炎病人或肝炎病毒的攜帶者,親吻寶寶是不夠安全的。

via

pic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1名30歲男性,五年來左側腰部疼痛不已,兩年前就醫檢查發現左側輸尿管結石合併腎水腫,但因害怕開刀,僅接受每半年一次的碎石手術,但近來因腰痛頻繁,進一步接受靜脈腎盂攝影檢查及電腦斷層掃描檢查,醫師確診為腎水腫合併腎結石,必須進行腎盂成型手術治療。 這名患者因異位血管壓迫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根據兒福聯盟「2014年台灣家長教養態度現況調查」,超過三分之一(35.1%)的孩子幾乎不曾整理過自己的房間;四成五(44.9%)的父母也僅偶爾帶著孩子一起做家事。兒福聯盟舉辦兒童家事課程,教導偏遠地區國小學生,以簡單的食材烹飪料理,透過烹飪能力及廚房安全知識的增強,降...

閱讀詳情 »

眾所周知,紅番薯的營養十分豐富。然而,更為可貴的是,在日本國家癌症研究中心最近公佈的20種抗癌蔬菜「排行榜」中,紅薯也一舉奪魁。   癌細胞來自人體上皮細胞,而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胡蘿蔔素以及鉀、鐵等10餘種微量元素,能保護人體上皮細胞的結構完整,抑制病毒活性,阻斷胃腸道中亞硝胺的產生,...

閱讀詳情 »

  (圖片來源via) 血型決定一個人的抗病能力以及營養需要。下面,我們一起去解碼血型與健康的關係,通過血型瞭解自己的健康問題,以便養生保健。   A型血:提高免疫力 注意保暖   健康優勢 身體比較靈巧,忍耐能力很強,所以平時不會經常受到疾病困擾,亞健康幾率也會降低。...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